【大势研判】
对后市持相对审慎态度 宜逢高减持
恒生指数周四高开0.23%,开盘后涨幅扩大,最多涨逾200点,高见27169点,再2015年“港股大时代”后逾两年新高。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71%,报27131.17点;国企指数涨0.25%,报10858.19点;红筹指数涨0.67%,报4261.03点。大市成交额900.78亿。
周四大市共成交900.78亿港元,重上900亿水平。南下资金净流入3.35亿元,再度出现明显减少;其中港股通(沪)连续第二日呈净流出状态,净流出额为3.05亿元,港股通(深)净流入6.4亿元。港股通全天共成交106亿港元,占总成交额的比例为11.77%,占比继续保持两位数。
内房股全面开花,行业指数在中国恒大的领涨下大涨5.33%,继续创历史新高。
腾讯涨2.46%,报308.4港元,盘中高见308.6港元,再创上市新高。多家机构对腾讯看好,富瑞集团发表报告,上调腾讯目标价16%至352港元,评级“买入”。美银美林发表报告,上调腾讯目标价,由299港元上调至331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香港交易所涨2.19%,报223.6港元。根据联交所资料显示,摩根大通于上周四(20日)增持港交所333万股或0.27%,每股作价219.282港元,总值7.3亿港元,最新持股量增至5.26%。招商证券予公司“中性”评级,目标价199.3港元。
展望后市,财经评论员黄志阳表示,美国息口不变、联储局立场偏鸽派,市场早已反映该利好消息。特朗普医保进度减慢,拖累美元走弱,投资者需密切留意美汇指数仍否企稳93。黄志阳认为,投资者宜留意内房、内银、腾讯之表现,可反映北水能否持续涌现。然而,港股成交额未配合只是心理因素,投资者则未需要过份忧虑,恒指仍在27000作整固,上望27200。
工银国际研究部策略师邱志承预期,盈喜股仍可贡献大市升势,其中大市值股表现会略胜一筹,特别看好内险、基建股的业绩表现,但港股27000点在历史上已处于高水平,因此对后市持相对审慎态度,有货在手的投资者可考虑逢高减持。
【要闻点评】
美联储立场“略偏鸽派”
财联社消息,FOMC声明,美联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美国7月26日当周FOMC利率决策(上限)1.25%,预期1.25%,前值1.25%。美国7月26日当周FOMC利率决策(下限)1%,预期1%,前值1%。
点评:尽管本次会议声明中承认核心通胀走弱,但又暗示9月将开始缩表,总体上与预期差别不大,“不鹰不鸽”偏中性。
鉴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判断框架(泰勒公式)会把通胀看得较重,且本次会议将通胀描述改为更为鸽派的“基于12个月整体通胀率指标和剔除食品与能源价格的通胀指标已经下降,目前低于2%”,因此市场可能会解读为美联储承认通胀有所软化,通胀预期下行,美债收益率下行,从而认为9月加息的概率有所降低。
作为结果,可以看到,美元指数在会后继续走弱创下一年新低。中国货币政策受到的影响可能有限,一方面是中美利差处于相对高位,另一方面是美元指数在欧美货币同向收紧的过程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可能是阶段性升值的,这有助于减缓中国的资本外流压力,对造纸、航空等部分行业形成利好,可考虑中期业绩进一步改善潜力。
工业企业利润向好
统计局消息,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277.8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比5月份加快2.4个百分点。
点评:整体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稳中有升,企业整体盈利情况良好。6月工业数据亮眼的原因主要来自低基数效应,因为去年4-6月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低谷,所以同比容易出现高增长。进入下半年之后,随着低基数效应逐渐消失,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则面临不小的压力。
分行业看,1-6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3个减少。增加的主要集中在中下游行业。值得重视的是,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8.6%,较5月继续回落。库存降低从侧面说明需求有复苏迹象,这与6月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3.7%,高于前值13.1%所反映出的销售向好是一致的。另外,库存持续走低对部分产品的涨价是一大利好,同时也利于PPI的回升。
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向好,短期经济下行压力难以凸显,股市将得到宏观基本面的支撑。再考虑到下游需求维持高位,叠加企业库存持续降低,未来补库存带动的中上游涨价还有持续跟踪的必要。
“双创”深入发展意见出台
中国政府网消息,为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突破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发布《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
点评:“双创”早已不是新词,且6月以来“双创”就不断有利好出台。比如6月7日国常会决定再建立一批“双创”基地;发改委在7月18日就明确吹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相关文件将印发;7月26日国务院明确第二批共92个“双创”示范基地。
就消息本身来说,规格高、具体措施都比较细化,符合市场预期。文件中谈及的“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军民融合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都不是新提法,正是因为符合预期,理论上对股市的影响力边际递减。
【数据追踪】
7月27日港股通十大活跃股
【行业全景】
陶瓷电容涨价持续性值得高度期待
集微网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日,台湾陶瓷电容(MLCC)龙头国巨(2327.TW)股价再创20年新高,今年涨幅接近100%。华新科(2492.TW)股价本周也上涨近7%,今年涨幅近55%。有业内人士分析,三季度作为行业传统旺季,叠加龙头企业连续涨价,行业盈利将超预期。
中端电子元件缺货引发价格大涨已经不是一天的事情,中长期看,以MLCC为代表的全球被动元件缺货已经持续四个季度,但扩产企业稀少。尤其是占据被动元件近40%市场的日本企业由于人力成本偏高,不仅扩产意愿不高,还永久退出中低端产能,引发市场对于四季度乃至明年上半年缺货潮预期持续增强。
可以认为,MLCC被动元件涨价有供需两方面因素推动。
供给方面,几大日系厂商近年逐步停产中高容MLCC,导致全球MLCC出现巨供需大缺口。日韩等MLCC一线巨头整体扩产力度不强,为适应高端市场需求,主要战略为内部产能结构化转移,即从常规格产品转向汽车领域高容MLCC和消费电子领域微小型MLCC等高端产品,对于高端MLCC市场,三星质量管控对高端MLCC市场供给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从需求角度看,在消费电子领域,产品功能升级与通信标准演进带动MLCC单机用量的提升,且由于苹果新款机型即将在第三季末上市,且大陆多家手机品牌厂商库存见底,开始重启拉货潮,让原已供不应求的MLCC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在汽车领域,汽车的新能源化趋势将大幅提高高容等高端MLCC的需求量。
从成本角度看,陶瓷粉末、电极金属与包装材料等上游材料均出现涨价,各类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推动被动元件厂商向下游转移成本,同样引起了部分落后产能的淘汰。
展望后市,特斯拉Model3和苹果下半年新机即将上市对电子、汽车产业链刺激较大,预计下半年相关产能需求放大仍是大概率事件。从目前来看,相关厂商产能快速跟上的概率较小,因此下半年产业链整体涨价仍是大趋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