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系旗下两巨擘长和(104.60 -0.48%)及长实上周终于公布业绩,惟未有惊喜,也未为重组有所著墨。笔者并不相信未来长和系业绩会出什么差错,但要说如同李嘉诚早年的投资风格相比的话,相信会逐渐退色,反而会朝大公子李泽巨稳健赚大钱的风格为未来长和系新方向,现时进场的投资者要注意舵手掌舵的方向已变。
要注意舵手掌舵的方向已变
自从数年前,李嘉诚不再主政长和系,改以只担任主席身份。与此同时,长和系数年前开始不再在中期业绩时面见传媒,以李泽巨为首的管理层于中期业绩时,只面向投资者会议,已经预视了长和系不复是当年有着李嘉诚“点石成金”能力的长和系。从李泽巨主政长建时的风格,也逐步看到复制到长和及长实身上。
长和半年收入1,900.53亿元,按年升5.29%;纯利159.19亿元,按年升6.69%;经常性盈利158.92亿元,按年升4.36%;派中期股息78仙,按年升4.5仙。
长和的业绩表现与长建很类似,也是受累英镑贬值拖累业务。按息税前利润看,长和也是基建业务贡献最多纯利,达119.5亿元,占长和总息税前利润比达40%。长和持有长建75.67%,即长建贡献42.8亿港元利润。长和旗下的欧洲3集团,因为长和于去年11月组成Wind Tre合资企业后,令活跃客户总数按年急升69%至4,520万名。这令欧洲3集团EBIT 75.1亿元,按年升39%。抵消了部份的英镑拖累的业绩。
至于长实方面,半年收入298.6亿元,按年升8.3%;纯利144.1亿元,按年升67.4%;核心纯利94.8亿元,按年升13.7%;派中期息0.42元,按年增加0.04仙。目前其主业仍然是地产相关。物业销售218.31亿元,按年升2.5%。收入主要来自香港项目的住宅及商业单位销售;及内地项目的住宅及商业单位销售。其他地产业务相关分项(物业租务、酒店及服务套房业务、物业及项目管理)则以平稳为主。综合来看长和及长实中期业绩,没有为市场带来惊喜,惟派息一如管理层两年前大重组前承诺有所提高。
李泽巨在分析员业绩会议中,再次强调香港楼价太高。笔者相信,集团未来集团在香港投地的力度仍然不会太大,截至6月底香港土地储备只余下600万平方呎,因此未来长实有机会变成在本港只得物业收租及物业管理之类项目也说不定。
投资新项目较为稳健
检视一下长实去年开始的投资新目标,想要投资优化资产组合及扩阔固定收益来源。由那时至今共投了四个项目。长实遂于2016 年12 月,向长和以约9.88亿美元收购飞机租赁公司;2017年5月,伙拍长江基建及电能各占40%、40%及20%以74.1亿澳元收购能源资产拥有人及营运商DUET。2017年7月,长实再分别以28亿加元及45亿欧元,收购加拿大‘Reliance Home Comfort’消费者品牌经营之建筑设备服务业务、及领先全球的能源管理综合服务供应商‘ista’。
以上收购当然不错,从公布的数据可见长实收购都是优质业务,没有胡乱花钱买利润率低的项目。飞机租赁业务上半年收入为10.6亿元,利润率高达49%。未来还会多购买43架飞机。至于DUET只计算2个月已贡献纯利2.5亿元,年化后纯利可贡献增至15亿元。只是笔者认为以上项目,都不是能够轻易有倍升机会的业务,这就是与其父李嘉诚把握了几次倍升机会不同的风格。
李泽巨在分析员会议中强调,DUET是公用业务,但都是与房地产有关的公用业务,因此也要借助长实的房地产经验才能成事,令收购后释放出高效益,自己不是纯綷喜欢公用业务。
公道点说,笔者认为,当集团规模每年都增大,提升到以万亿元计算规模时,管理层要做的是为股东稳定地提升投资回报率,没有必要太高风险回报,因此,目前看到长和系的改变十分合理,只是小股东投资时要留意不要再抱着昔日李嘉诚的情怀来投资或持有长和系。
其实,这也不过是风格不同,没有说怎样的营运策略一定最好,怎样的营运策略一定不好。高回报自然地伴随着高风险;反过来说,李嘉诚也不是每次投资都能“点石成金”,就像早年投资的赫斯基能源,近年长和系业绩受拖累就是因此业务早年的收购。
李嘉诚的维港投资敢冒的风险
至于李嘉诚自己亲自操刀的维港投资,过去的确有Facebook、Spotify等超级成功例子,但由于这是私人投资旗舰,不必向小股东交待,可以冒自己想冒的风险,因此,要将这模式放到未来长和及长实等上市公司中,似乎也不可能。
对比长和长实两家公司负债比率,长和截至6月底净负债比率约23.2%;长实净负债比率则约0.8%。因此,可以预期未来出外并购的主力仍然落来长实身上,再以长建为辅一起出手。
长和系未来一大看点,当然是李嘉诚何时会正式退任集团主席,这将是正式进入新时代的一刻,那么此时就正是两代掌舵人交接之时。适逢业绩会中,高层笑言李泽巨明年是主席,那么未来新进场长和及长实的投资者,要有扺受得住公司发展越来越闷的心理准备。在这样的发展下,笔者反而对长建更有兴趣,至少业务清晰易明,股息率也较高,并每年都有不同并购出现支持业绩增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