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主要股东清仓、股价暴跌30%后,思捷环球(00330)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8月8日,思捷环球发布盈喜,预计截至6月30日止的2017财年取得纯利在5000万港元(如无标明,单位下同)至8000万元之间,较2016财年同期的2100万元纯利大幅增长。该集团称,年内纯利的预期增长主要由于集团基础业务财务表现较去年改善约 3.7亿元至 4亿元。
资本市场也对这一份业绩盈喜给出了正面回应。8月9日开盘后,思捷环球的股价跳空高开高走,午后有所回落。截至收盘,该股报收于4.16港元,涨5.05%,成交额达1.26亿。另外,一直看淡思捷环球的汇丰银行也将其评级由减持调高至持有,目标价4.7元。
(图片
同一天,思捷环球也在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其斥资123.5万回购了3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15%。
业绩改善、投行调高评级、股价上涨、出手回购,思捷环球最坏的日子过去了吗?
陨落的百倍股
提起思捷环球,或许了解的人不多。但提起ESPRIT,相信那熟悉的“三道杠”,很多人对这个来自美国的潮牌不会陌生。
智通财经APP从公开资料获悉,Esprit 由 North Face的创始人Douglas Tompkins于1968 年在美国旧金山创立。上世纪80年代,林青霞老公邢李原的香港远东有限公司成为Esprit 的亚洲代理商,负责该品牌亚洲区的销售和批发,开了不少零售店。1993年,香港远东有限公司旗下思捷亚洲在香港上市,4年后收购Esprit欧洲业务,更名为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
收购欧洲业务的同一时期,ESPRIT进军内地市场,成为国内第一代快时尚品牌。彼时国内还没有ZARA、H&M,代表着欧美潮流的ESPRIT自然受到诸多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追捧。
上市后的十余年,ESPRIT迅速扩张,门店遍布全球,业绩也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与业绩同步,思捷环球的股价也在一路攀升。WIND资讯显示,前复权看,从1997年到2007年,其股价从最低0.89元一度涨至最高94.16元,涨幅高达百倍。
但盛极必衰似乎成了不少老牌服装企业的宿命,思捷环球也不可避免。先是2006年,创始人邢李原退出公司管理层、不断减持股份,导致该集团的股价大幅下滑。加上ZARA等时尚快消新品牌出现、网购消费潮流兴起,思捷环球的收入也从2009年开始踏上下坡路。
(思捷环球2006财年-2016财年营业收入,单位:百万,图片
2013财年,思捷环球遭遇了上市后的第一个财政年度亏损,当年净利润亏损约为43.88亿元。也是从那时开始,思捷环球的业绩就在盈利和亏损之间反复徘徊。这一次的盈喜也是思捷环球近五年难得地保持了连续两年盈利。
(思捷环球2013财年-2016财年净利润,单位:百万,图片
靠“关店策略”减负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思捷环球的盈利主要建立在大规模削减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关闭无盈利的零售店铺、特卖场和减少低效的批发面积,减少促销活动、降价幅度和给予批发商的折扣,来改善业务的盈利能力。
据公开报道,2016年9月,思捷环球的首席财务官邓永镛曾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公司会在2016年和2017年两年节省10 亿港元的开支。
截至2017年3月31日,思捷环球的直营店铺总数为681个,在过去12个月净关闭了122间,相较于2010年同期减少了39.6%;批发分销渠道的销售点减至6137个,净减少1253个,相较于2010年同期减少50.6%。
节省成本带来的效果在2017财年上半年的业绩上有所体现。2017财年上半年,该集团的毛利率按年增长2个百分点。
除了关店之外, 思捷环球还通过卖资产来扭转亏损。2016财年,思捷环球的净利润为2100 万元,而2015财年同期是亏损了36.96 亿元。盈利主要原因除了税项收益,就是卖楼,其通过出售香港办公室获得7.31亿元收入。
如果仅是在开支方面节省,销售没有改善,盈利或许仅是昙花一现。近年来,思捷环球在业务方面进行“垂直模式”的改革,通过建立短时间的产品开发及供应链流程、优化库存管理等方式,提升产品开发流程效率和性价比,将交货时间从以往的 9-11 个月缩短至 3-4 个月。
效果如何?从2017财年前9个月的销售表现来看,似乎还没有明显起色。
2017财年第三季度,思捷环球的销售收入为38.88亿港元,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8.4%。这一数据尽管较2017财年上半年的按年减幅9.9%有所改善,但与2016财年同期0.1%的按年减幅相比,下滑幅度扩大了不少。
虽然从某种程度来说关闭店铺会影响收入。但2017财年第三季度,思捷环球的总可控制面积相应的按年减幅为11.8%,仅较2016财年同期的按年减幅多了2.2个百分点。
2017财年前9个月,思捷环球的收入为122.11亿,按本地货币计算按年减少9.4%,降幅同样较2016财年有所扩大。
再看看同店销售,截至2017财年3月31日,除了欧洲地区的直营店持平,思捷环球在德国和亚太区的同店销售额分别下降7.3%和10.7%。而2016财年同期,其三个地区的同店销售额均为正增长。
坏的日子过去了么?
“思捷环球的业绩和股价能否重拾辉煌?”这应该是其投资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目前来看,前路或许仍然艰难。
首先,包括思捷环球在内的快时尚品牌企业都在辉煌期了大量的门店,这让市场处于饱和度较高的状态。加上全球经济不景气、海淘兴起、网红设计师崛起等情况出现,快时尚类潮流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不仅是思捷环球这样的老牌潮流服饰企业,包括ZARA、优衣库在内的快时尚品牌最近的日子都不好过。虽然业绩仍在上涨,但要么是增长的脚步放慢,要么是盈利能力在下滑。
以优衣库母公司迅销(06288)为例,截至2016年8月31日止的2016财年,该集团的收入为1.7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2%,远低于上一个财年同比21.7%的增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80.5亿,同比减少56.3%。
其次,思捷环球在邢李原套现离场之后一直由职业经理人管理,股东结构非常分散。智通财经APP查询港交所披露易获悉,思捷环球的主要股东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 LLP,持股比例为10.13%。
主要股东为投资机构,这也意味着思捷环球可能要随时面临着股东跑路的风险。今年6月份,思捷环球就因大股东对冲基金Lone Pine Capital LLC 在场内清仓套现,在6个交易日里股价暴跌了31.2%。
截至8月9日,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思捷环球PE(TTM)为25.27,为行业最高值。鉴于这高于同行的估值,或许最坏的日子仍未过去,如果这一两年思捷环球没有让投资者看到销售在转好的信号,即便能勉强维持盈利状态,恐怕也难以拯救趴在地上的股价。
“我们已开始着手寻找推动未来增长的商机,包括于经拣选的市场开设新店铺、推出新产品线、借着 Esprit 品牌将于2018年迈向五十周年期间推出推广活动,以及探讨进军新市场的可能性”,思捷环球在其第三季度财报中提到,这一系列措施所带来的成效将不会于短期内呈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