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波动较大,在创出两年多新高后,受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市场呈现回落的态势。不过,整体而言,香港股市在今年前七个月的表现非常凌厉,的确令不少投资者感到诧异。不过,笔者仔细观察这次“牛市”,发现形态相当特殊,演绎出来的是腾讯、汇控影响下的大牛市。
为何这样说呢?两周前,港股开始上冲27000点,但是如果剔除这两家企业的股价影响,恒生指数其实只有约24000点,难以说是什么大牛市。那么究竟是什么推动港股的上扬?不少投资者认为是市场流动性充裕。需要留意的是,美国延后加息,对流动性有正面影响,但缩表在即,始终需要警惕。与此同时,内地金融虽然维稳,但内地流动性倾向收窄。港股市场一直对“北水”南下存在幻想。故此,资金流向、每日成交额便成为判断港股牛市能持续多久的重要指标。某程度上,北水南下使港股成为内地投资者的最爱,也冷落了A股,让两地股市也出现北冷南热的异像。
港股市场上,一般认为牛市分三个阶段。要判断牛市的三个阶段,需要明确市场何谓进入牛市。
纵观环球股市历史,牛属初段和熊市第三期尾段通常相互结合在一起,故此牛市第一期初段与熊市第三期尾段是相互纠缠的。牛市第一期通常在市场最悲观的情形下出现,当投资者对市场已经完全心灰意冷,便不计成本抛出所有的股票,准备离开市场。一些有远见的投资者,在整体经济仍然不景气、利空消息接跃而来的阶段,开始有耐性地限价买入。市场的交投渐渐出现改变的征兆,成交虽然仍低迷,但市场开始回升,成交有序地微量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低位徘徊,当大部分股票从实力较弱的投资者流向有远见的强者手上之后,熊市便真正告终,漫长的升市开步了。
牛市第一期经过强者有耐心的吸纳后,大市开始稳步上升,每次回落的低点都高于较上次,于是引来新的投资者入市,形成大市上升成交增加的现象。这时候上市公司利好的消息开始出现,公司业绩好转,盈利增加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进一步刺激入市的兴趣。
在牛市第二期,由于熊市的教训记忆犹新,投资者在股价升到某个高水平后便开始裹足不前;但市场的发展仍然是乐观的,大市基调良好。市场形成既不上升,也不下跌的僵持局面,在高水平反复震荡。
经过一段时间僵持后,牛市第三期出现了。这一时期市场有很明显的特征。首先是股市的成交量不断增加,愈来愈多投资者进入市场,大市每一次回落调整不是令投资者离场,而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场。市场的投资情绪高涨,投资者充满乐观气氛,股市的交易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呈现全民皆股的情况。此外,公司的利好传闻不断出现,例如盈利倍增、收购、合并等等。上市公司亦不断进行资本运作。在这一阶段的尾声,市场投机气氛高涨:垃圾股、冷门股不断大幅飙升,长期没派息、财务有问题的公司股票照升,反而愈来愈多业绩优良的实力股票被投资者拒绝买入。当这情形去到某一个极限时,市场便会出现崩溃。
目前来看,港股既非牛二、亦非牛三,只能说处于一个扭曲的压缩牛市当中。若处于牛二,港股却上升了近5000点;若处于牛三,至今仍未出现明显的大跌。非常明显,目前股市受惠的大部分是蓝筹股,中小型股票并无明显受惠,笔者认为原因也是颇清晰的:首先投资者对2015年股灾记忆犹新,内地流动性亦影响了中小型企业的财务表现。更重要的是,过去数年,“妖股”及“老千股”当道,内地及香港监管均以除“妖”为首要打击目标,手段狠准快,一般没有业绩没有基本面的中小型股份根本炒不起,故此市场出现分化,与以往的大牛市大有不同。
目前内地流动性不松不紧,通胀温和,正是加速内地各行业优胜劣汰的重要时刻,有利不同行业的龙头发展,特别是与经济相关的金融业及周期性行业龙头企业的业绩。恒指及国指的权重股都是各行业龙头,其盈利能力将受惠于优胜劣汰和产业升级,所以金融股及周期股占比较重的国指表现较佳。在内地经济维稳的前提下,行业加速进行优胜劣汰,龙头企业的市占率将受惠,毛利率、资产周转率、盈利均得到改善,股本回报率也将上升。对此,外资在未来若有所认同,资金将不单只是南下的北水,更有可能出现西水东来的态势,这才是港股能否维持牛市的关键。在真正的牛市当中,北水只是动力之一,而非控制性的主导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