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全球 / 美股 港股 / 外汇 / 期货 / 黄金 > 雨润深陷多重困局 前景黯淡

雨润深陷多重困局 前景黯淡

2017-09-05 15: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经济参考报

  肉制品巨头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雨润”,01068.HK)风光不再,最新公布的半年报业绩又为其经营前景增添了几分黯淡。半年报显示,雨润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收益58.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9.87亿港元下降35.4%。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雨润业绩惨淡固然与目前国内猪肉市场环境有关,但最核心的问题在于雨润自身的公司战略出现偏差。在市场环境不利、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情况下,雨润集团亟须进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在依靠主营业务实现自主盈利的同时,开展深层次变革。

  主业低迷 上半年收入骤降35%

  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雨润营收为58.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降35.4%。冷鲜肉、低温肉、冷冻肉等主要业务板块全面下滑。其中,冷鲜肉销售额为港币44.42亿元,较2016年上半年港币72.33亿元减少38.6%;低温肉制品的收益为港币9.38亿元,较2016年上半年港币10.02亿元减少6.3%;冷冻肉销售额为港币3.76亿元,较2016年同期的7.08亿元减少46.9%。

  对于销售收入大幅减少的原因,雨润在财报中解释称,今年年初猪肉价格受节日因素影响有所上涨,3月至6月重回去年7月份以来的下跌行情。今年6月底,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平均每公斤约为人民币14.02元,比去年底价格下降约20%,预计猪肉价格在今年下半年的走势将会在平稳中上行。报告期内,整体猪肉价格明显下降。6月中猪价虽然出现小幅回涨,但持续上涨乏力。公司生产压力虽然略微减轻,但销售压力却不断增大。

  财报还指出,上半年雨润的屠宰量为约255万头,比去年同期减少约25.4%。上游业务的整体销售收入(抵销内部销售前)比去年减少39.3%至港币48.18亿元,2016年上半年为港币79.41亿元。雨润表示,报告期内,生猪价格处于下跌趋势,为保持利润,雨润在屠宰量的增长上做出了适当的妥协,上游业务额整体销售收入因此有所下调。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猪肉价格的下降,对下游的深加工肉制品销量影响没有上游大。

  事实上,雨润的业绩已经处于连年下滑的泥潭中。翻阅近几年的财报可以发现,2011年到2013年3年间,雨润营收逐年缩水,分别为323.15亿港元、267.82亿港元、214.4亿港元。而到了2016年,雨润营收仅为137亿港元,相比2011年几近腰斩。

  基于目前的经营状况,雨润在财报中表示,集团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公司董事已采取以下措施以减轻流动性压力及改善财务水平:积极与银行商讨贷款重续;实施全面政策通过削减成本及资本支出以监控现金流量;积极采取措施提升收取应收款项的收款速度;寻找潜在策略性投资者及为若干非核心资产寻求买家。

  债务压顶 边削成本边卖资产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巨额债务和诉讼官司缠身,让雨润在经营困境里不停挣扎。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雨润的现金结余加上定期存款、质押存款以及受限制银行存款共计约2.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3.5亿港元减少39%。需要偿还的贷款为71.5亿港元,其中67.5亿港元的贷款将在一年内到期。同时,多家银行、建筑商及地方政府,已经对雨润集团提起诉讼,以这种法律方式请求还款。

  虽然雨润方面表示上述贷款可以到期重新借贷,但去年就开始出现的贷款逾期问题仍未能得到全部解决。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雨润共有约7亿港元的贷款在报告期末仍未续贷或偿还。

  雨润方面表示,一直在与相关银行商讨重续事宜,但需要过程和时间,目前已有部分贷款和银行达成协议,将还款期延长至2017年下半年或之后,逾期贷款对公司业务运作没有重大的影响。

  为减轻财务压力,雨润也在试图削减成本及资本支出。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雨润的经营费用为港币6.1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7.62亿元减少18.8%。雨润表示,经营费用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销量下调导致运输成本减少。

  此外,为了减省开支,雨润对部分岗位采取了进一步压缩措施,因此工资及相关员工成本有所下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雨润在国内和香港共聘用员工约1万名,相比2016年12月31日约1.2万名,半年间雨润减少了约2000名员工。

  雨润还表示,在严格遵守控制投资成本的原则下,因为市场的变化及自身的业务状况而严格地对扩张速度进行了调整。上游屠宰方面,雨润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产能为5515万头,比2016年12月31日的产能减少60万头。

  即便如此,雨润的财务困境也并未得到明显缓解。雨润不得不走上卖资产自救的道路。事实上,近年来,雨润多次出售相关资产。2016年,雨润曾以6671万港元出售一家出售冷鲜肉及冷冻肉的全资子公司。目前雨润方面仍在试图出售其他非核心资产来减轻压力,并且仍在寻找潜在的策略性投资者。

  内外受困多元化发展失利

  在业内人士看来,雨润正处于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短期内突破经营困局并非易事。

  雨润首先面临的就是整体行业低迷的困扰。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在中国肉类市场上猪肉居于主导地位,但是从近年的数据来看,消费升级后,消费者对单一猪肉制品的依赖性降低,对牛羊肉、鹿肉、驴肉等肉制品的需求不断攀升。此外,商超熟食区肉制品对雨润食品的销量也构成了冲击。因为相对于那些大品牌以及有包装的肉制品来说,熟食区肉制品的成本相对较低。

  业内人士还称,由于肉制品行业门槛低、产品同质性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雨润在面临双汇、金锣、中粮等强劲对手之外,还在遭遇更多后起之秀的挑战。

  主业优势渐失,雨润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却越走越远。《经济参考报》记者从雨润官网获悉,雨润集团目前集食品、地产、商业、物流、旅游、金融和建筑等七大产业于一体。

  然而,雨润在房地产和金融等领域的投资接连被曝出问题,特别是地产项目出现大面积停产或者勉强维持状况。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雨润的多元化战略不仅没有成功,还导致雨润的资金链紧张,而资金不足进一步拖累了其食品主业的发展。“多元化时期借钱太多,投资项目不能盈利,这对集团的现金流影响很大。雨润不务正业,该做好的没有做好,相关的房地产导致投资陷入恶性循环、债台高筑。”有业内人士说。

  多元化迅猛扩张的背后,是雨润对食品质量控制的松懈。近年来,关于雨润食品“过期肉”“问题肉”“瘦肉精”等问题不断见诸报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雨润食品遭到部分消费者的抛弃。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指出,雨润集团的多元化扩张与依靠政府的巨额补贴不无关系。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雨润集团获得的补贴额占累计净利润比例高达46.38%。这意味着,一旦失去政府补贴,雨润集团的多元化发展将难以为继。

  在不少专家看来,雨润的核心问题其实是顶层设计问题。包括公司战略无法落地执行,高管不稳定,营销战略缺失等。当下雨润要扭转困局必须要断臂求生,实行关停并转策略,将精力聚焦在主业肉制品上,并做精做强上下游业务。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并满足新生代及广大中产阶层的需求。

  核心决策者的缺位也成为雨润经营前景不被看好的重要因素。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雨润目前缺少能一言九鼎的决策者,雨润在创始人被要求配合调查后,就失去了正常经营决策的依靠,整个企业处于“无人驾驶”状态,虽然高管在日常经营中继续维持,但公司缺乏战略层面的支持。


标签港股 蓝筹股 基金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