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从繁忙的对冲基金咨询顾问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公开喊话美联储,表达了自己对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观点。不过,有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如今缩表的选择实际上是在给伯南克时期美联储的过于宽松货币政策买单。
自从伯南克卸任美联储一职之后,就逐渐淡出公众视线。这一次,美联储前任主席伯南克公开表示,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高达4.5万亿美元,美联储应当将资产负债表规模削减至2.3万亿至2.8万亿美元附近。不过, 伯南克并没有直接点明美联储缩表行动想要达到的目的。
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影响深远
分析师指出,即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下降至伯南克认为合理的2.8万亿美元区间,这个规模也比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高出三倍以上。
而伯南克时期美联储推行的激进宽松货币政策,是直接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的主要原因。随着美联储基金利率被逐步下调至接近零值水平,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4.5倍以上,这种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过,伯南克并不认为这种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相反,他认为当时只有推行这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才能挽救美国经济。
但是,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经济发展具有自我纠正的修复功能,而伯南克时期的美联储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强行刺激经济增长,削弱了美国经济自我调整的功能,并间接导致今日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资产泡沫化现象。或许,除了最终走向破产深渊的雷曼兄弟银行,伯南克时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只是挽救了华尔街银行家的口袋。
有意思的是,从本世纪初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当时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决定将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左右,并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十二个月内,一直维持这种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
此后,伯南克曾公开批评美联储当时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这种政策最终导致了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泡沫和之后的金融危机。当时,伯南克在2002年底甚至公开发表有关美联储货币政策以及经济通缩问题的演讲。
宽松政策遗留问题
在这次公开演讲中,伯南克指出,美国政府机构有印钱的工具,美国政府可以在几乎零成本的条件下创造任何数额的美元钞票。通过增加美国经济中流通的美元数量,或者美国政府机构仅仅透露出将要印钞的信号,美国政府就能够打压美元相对于实际货物和服务的购买力,也就是提升这些货物和服务的美元计价价格。
此后,伯南克出任美联储主席一职,从他此后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经济问题来看,伯南克这篇演讲一语成谶。从美国房地产大牛市见顶后,房地产按揭贷款泡沫破裂,伯南克时代的美联储开始践行大量货币供应的经济政策。
从2008年1月伯南克上任以来,伯南克时期美联储进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代,这一阶段内美国广义真实货币供应量TMS-2从5.255万亿美元上升至12.683万亿美元。同期,美联储持有资产总规模也从0.887万亿美元快速攀升至4.47万亿美元。
伯南克似乎对他在美联储时期的政绩颇为满意,正如他自传书名所言,这种宽松货币政策是“勇敢的行动”。不过,这种宽松货币政策也给接下来十年的美国经济发展留下了巨大的后遗症,经济增速低迷、债券收益率走低、政府债务规模快速上升、资产价格出现泡沫、美国工人平均工资增长停滞以及货币购买力流失。
美国通胀快速上升!美联储转鹰
之前,堪萨斯城联储主席乔治(Esther George)就在一次讲话中表示,她本人对通胀率正在走高的状况已感到忧心忡忡,远没有一般的市场人士那么乐观。
通胀就是变相的税收,而没有规避渠道底层民众面对通胀走高的状况,则往往受伤最深。
乔治特别指出,她最担心的状况是通胀过程中房租价格的上涨,而她表示,如果美联储不尽快采取措施收紧货币政策,那么楼市泡沫将令房价和租房价格进一步上涨,并对社会中下层阶级伤害最深。数据显示,2月份的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1.8%,已经非常接近美联储的通胀目标,虽然3月回落至1.6%,但是仍然处在较高水平。
而且如今在美联储内部,不光是乔治对通胀前景感到忧心忡忡,其同僚费城联储主席哈克也发表了相同的看法,认为美联储需要对通胀压力加以更多关注,来避免贫穷群体遭遇物价过快上涨的伤害。
其实,对于通胀的警惕,本来就是经济学界的一大共识。很早之前,学界有识之士就指出:诚然,扩张性的宽松货币政策确实能短时提振经济增速,并减少贫困率的效果,但长远来看,只有把通胀率长期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才真正有助于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率,并惠及更多的社会群体。
只不过,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的全球“大通缩”时代,这一共识就暂时被人抛到了脑后。在之前的数年中,美联储研究结论曾认为,对于多数美国家庭而言,以提振就业为中心点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益处,都足以抵消更高且波动更大的通胀率水平所引发的伤害,而他们在实践上也是这么做的。
但无论如何,在“金融海啸”已过去近十年的今天,美联储重新进入加息周期也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而美联储主席耶伦本人对通胀的看法相比此前也已悄然发生变化,开始关注核心通胀率可能升至2%控制目标以上的这一前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财经365)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