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日彭博报道,在纽约市一座摩天大楼的高层上,中国最大的银行正在美国金融的阴影中悄然运作。
中国工商银行(601398)的战利品不是股票、债券或外汇,而是促进所有这些市场运转的润滑剂:回购协议。
利用旨在防范美国各银行变得“大到不能倒”的规则漏洞,工商银行在短短几年内就跻身高盛等老牌公司的行列,成为了领先的回购协议交易商。这种短期贷款让投资者能够通过借出证券来借入资金,在华尔街的日常交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商银行的崛起不仅体现了中国发展高端金融的全球雄心,同时也体现出,危机后出台的规则让一大批新玩家得以从银行业监管机构无法触及的影子银行的阴暗世界中获利。面临更严格标准的大银行正在为经纪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工行这样的外国公司所取代,后者可以加大杠杆,冒更大的风险。一些监管机构为此已经开始担心,在回购市场恐慌导致雷曼兄弟破产不到10年后,非银行贷款机构正在再次构成对金融稳定的威胁。
“人们关心的是,非银行交易商正在回购市场上日益壮大,”范德堡大学欧文管理学院专门研究影子银行和监管的BenjaminMunyan说。“这些中介机构不在美联储的传统安全网络范围内。”
意外的后果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反映出了打击某个领域中金融冒险行为的举措,会怎样给另一个领域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但它也凸显出,不管监管机构留下或制造了什么样的漏洞,各公司都有意愿和能力扑上去。
总部位于纽约的工商银行证券子公司ICBCFinancialServices的回购业务主管AlanLevy对此不予置评。
回购操作是这样的:公司用美国国债之类的证券作为抵押而借入资金。然后这些现金就可以用于购买高收益率资产--这是对冲基金的常见做法。在回购协议到期时,借款人“回购”抵押品,并向贷方支付利息。这个过程可以不断循环,提高一家公司的杠杆,前提是用于担保回购协议的资产能够维持价值。
在信贷危机期间,对这种短期融资的依赖促使雷曼破产,并危及了整个金融体系。政府救助行动让大型证券公司像银行一样受到美联储监管,《多德-弗兰克法》则迫使它们缩减资产规模。其中一项关键条款是资本要求提高,这使得美国大型银行囤积低收益率美国国债、用作回购融资的成本过于高昂。
无限信用
“几年前,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受限制,信用额度几乎也是无限的,”BreanCapital利率业务主管RussCerto称。“现在,这些条件变差了很多。”
在另一系列监管政策变化将薄利业务--抵押国债进行回购融资--变得更加有利可图之际,这就为独立经纪公司和外资参股实体(例如工商银行的证券子公司)打开了大门。
工商银行本身的资产规模大于摩根大通与高盛之和,但其美国银行业务还很迷你--资产仅有20亿美元。而且鉴于只有一家海外银行的美国资产总额达到500亿美元时,其非银行子公司才需满足美联储那成本昂贵的资本要求,ICBCFinancialServices因此获得优势。
而工商银行通过一种叫做总净额结算(masternetting)的会计手法,将美国资产规模维持在上述门槛水平之下,尽管其回购业务规模已经远远突破了该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