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5日,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心(Global infrastructure hub)发布报告称,到2040年,印度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需求将达4.5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基建市场。中国的基建投资总需求将超26万亿美元。
报告对比了50个主要国家在能源、电信、机场、铁路、港口、公路、水资源七大领域的未来投资趋势。
印度基建市场发力
报告强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印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25年,印度基建市场将出现显著的旺盛需求。
如果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到2030年,印度市场还需要额外的8880亿美元来实现“家家有水、家家通电”的目标。“就绝对量而言,要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印度需要总计约1.3万亿美元的投资。这一数额远超中国所需的2570亿美元。”报告写道。
在报告涉及的七大领域中,印度对能源领域基建的需求最多。目前,印度在该领域的投资俄约为2.2万亿美元。报告预计达2.2万亿美元,这一数值将达到2.4万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电子通讯领域的基建改善。目前,该领域的投资额是5290亿美元,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960亿美元。
在印度,官僚主义、私营领域投资不足或某些情况下的诉讼程序繁冗,已造成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不受重视。但是,莫迪政府一改与往届政府的不同,将解放基础设施项目视为头等大事。
在2015年莫迪政府公布的首份财政预算案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被提到了预算案的首要位置。其中就包括,政府将斥资113亿美元兴建公路、改善铁路系统、港口及卫生设备,同时削减减利得税,吸引国内外投资,刺激增长。财政部长贾特里(Arun Jaitley)当时表示,莫迪政府的目标是完成在建的10万公里的公路;开工新建10万公里公路;增建6000万个厕所等设施。
今年,包括印度央行行长帕特儿(Urjit Patel)在内的一个财政顾问小组甚至倡导,要扩大政府财政赤字至略超出GDP 3%的范围,目的就是为了修建公路、铁路以及灌溉工程提供更多的资金。在这一顾问小组看来,如果不将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扩大,就不可能保证资本持续有效地注入印度的基建领域。
全球基建需求近百万亿美元
就全球范围来说,报告认为,目前全球基建的投资额在79万亿美元,预计到2040年,这一数值将达94万亿美元。如果算上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2030年前实现全世界家庭用水与用电的目标,还需要额外增加3.5万亿美元,即2040年全球基建总需求将超过97万亿美元。
其中,亚洲将成为全球基建需求最大的地区。2040年,这一地区将需要投入52万亿美元用于基建,中国、印度以及日本占全球总需求的40%,超过38万亿美元。
此外,报告指出,美国的基建缺口最大,为3.8万亿美元。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后,特朗普陆续公布了美国的基建计划。6月中旬,特朗普表示,希望以200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带动地方和民间投资,在未来10年共计为美国投入1万亿美元,对美国老旧的桥梁、公路、内河航道和机场等公共设施进行改造更新。特朗普还陆续宣布拟将航空交通管制系统私有化,并将成立新的委员会帮助基建项目减少联邦审批环节。
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致力于改善国内基建背后,是当今普遍存在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现象。报告认为,204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25%,新增20亿人口;城市人口将增加46%。“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报告写道,“大范围的基建投资在所难免。”
全球基础设施中心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希思科特(Chris Heathcote)表示:“我们相信这些数据对各国政府及机构在未来投资、规划及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上提供了重要价值,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社会与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