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贝莱德(The Blackrock)在香港召开2017年下半年投资展望会表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称,科技股估值偏高,建议投资者在原材料、能源、金融和工业等板块寻找机会。
贝莱德中国投资策略师陆文杰在记者会上称,今年以来中国科技股表现突出,主要受盈利增长带动,不过现时估值偏高,该行偏好持仓偏低的周期性板块,包括原材料和能源寻找机会,同时,随着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扩大配置,该行亦偏好金融和工业类股份。
科技股为环球股市主要升市动力,以香港市场为例,“股王”腾讯(0700.HK)由年初至今累积升幅达59%,同期恒生指数升幅仅为22%。
虽然科技板块估值偏好可能暂时要稍作回避,但陆文杰说,该行仍然看好科技股,因行业正在演变之中,首轮创新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等类别,旨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然中国的科技行业仍有很多投资机会。
陆文杰说,“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和商家累积大量数据,只要企业有盈利,将推动新一轮的创新热潮。因此,较长期而言,中国的科技行业盈利增长可以持续。”
另外,贝莱德亚太区主动投资策略主管贝琳达称,该行已有一段时间对亚洲持正面看法,直至去年美国总统选举引发的强美元和贸易问题才转向较为中性看法,但在通货再膨胀以及环球经济持续复苏之下,对新兴市场非常有利。
她认为,环球经济现正处于缓慢增长周期的中部,但软数据显示经济仍在扩张阶段,收益率缓慢上升,坐拥大量现金的投资者长远只会获得负回报。她说,“投资者应重新审视投资风险与回报,因他们可能不会取得原先计划的回报,反之,在低回报的环境之下,加大风险所获取的回报会更高。”
新闻配图
欧洲央行过早收缩债券计划,中国的去杠杆任重而道远,但短期风险被过分夸大。
欧洲央行在债券购买计划方面正在自我设限,这样其有可能过早地削减刺激措施。自2015年以来,欧洲央行的债券购买计划一直严格按时间表进行,其根据欧元区各成员国的体量按比例购买债券。
但现在,欧洲央行必须采取平衡做法。它必须改变购买方式,以避免触及购债上限,该上限不允许其持有任何国家超过三分之一的未偿债务。见下图中的绿色条块。过早收紧政策可能对通胀预期造成打击。债券购买减少可能会使较弱的外围国家面临压力。
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央行宣布减少每个月的资产购买,最早于2018年9月开始。但我们预计,欧洲央行将在政策发生微妙转变之时重申耐心。
资料来源:贝莱德投资研究所,数据来自欧洲央行,2017年6月。
图1:购债规模比例与各个国家资本额比重的月度差异
灰色:2015年5月,蓝色:2016年5月,绿色:2017年5月
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从左至右国家)
变戏法行为
我们已看到某些风险,即欧洲央行过早地收缩其债券购买计划。图为2015年-2017年欧洲央行购债规模比例与各个国家资本额比重的月度差异。
欧洲央行使用资本额比重,即基于人口和GDP的各国央行在欧洲央行的资本比重,作为确定其在资产购买计划中购买每个国家债券规模的一种手段。图表显示了欧洲央行购债规模比例与各个国家资本额比重的月度差异。正值表示购债规模比例大于资本额比重,反之亦然。
高风险贷款
对于中国方面, 贝莱德认为,中国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时会考虑到经济的缓慢减速。中国对“影子银行”贷款的打压正在遏制非银行贷款。不过,信贷总额仍在快速增长,年度新增贷款已相当于GDP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中国的去杠杆任重而道远。
看一下风险贷款图和中国2017年2月的棘手过渡期的细节。下图展现了2007年至2017年,中国的银行信贷占GDP比重的年度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贝莱德投资研究所,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6月。
图2:信贷占GDP比重的增长情况。
绿色条块:贷款;淡蓝色条块:政府贷款;深蓝色条块:非银行金融机构。
银行信贷包括贷款,以及对政府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债权。
贝莱德认为,有针对性的紧缩政策可能使GDP增速降低至6% - 6.5%。
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可能会进一步放缓,但它的增长基数要大得多。下滑通道会平稳吗?这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向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以及能否管理好债务。急于去杠杆会增加出现债务危机的风险。
目前,供给侧改革正在提高国有企业的利润。今年晚些时候中国将召开十九大。贝莱德认为,在这之前中国将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风险被夸大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