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美股早盘,苹果股价大涨逾6%,市值达8300亿美元,稳坐全球上市公司市值头把交椅。将时间拉长了看,苹果股价从2003年初至今的十余年间上涨了100倍。这可能是“股神”巴菲特去年以来做得最得意的交易,然而,他还在后悔“没能买一点阿里巴巴”。由此可见,巴菲特对科网股的钟情程度。
了解“股神”的投资者都知道,一直以来巴菲特的持仓尽量回避科网股。但在2016年三、四季度,巴菲特不但多次买入苹果股票,还开始公开表示看好阿里巴巴。从某种程度上讲,这跟他早年买可口可乐的逻辑如出一辙,因为无论是苹果还是阿里巴巴,都像可乐一般成为生命周期中的必需品。
苹果股价的巨大涨幅只是科网股出彩表现的一个缩影。截至2017年7月31日,在港交所上市的腾讯控股股价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涨幅达65.74%。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易,今年以来涨幅则达47.15%。腾讯股价13年来涨幅接近430倍,网易股价15年来最大涨幅逾2000倍。
然而,科网股的日子并非一直这么光鲜。其在华尔街曾经遭遇过一股“逆流”,尤其是2000年网络股泡沫破裂后,机构普遍认为新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估值幻想”,业绩看不到,盈利模式看不清。但2017年后,科网股以真实的业绩证明自己的前途不可限量。
是怎样的一种力量,支撑着科网股的股价?又是怎样的一种信念,令巴菲特性情大变?
为什么是苹果,而不是IBM?
这一轮科网股的上涨几乎都是“小鲜肉”在领跑,百年“大象”蓝色巨人IBM被无情地甩在后面。在今年5月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是这些“少壮派”,而不是“大象”。
在一般人心目中,抛开细分领域,苹果和IBM这两家公司都是纯正的科网股公司。那么,其区别到底有多大?
巴菲特承认买IBM是一个“错误”,错误的逻辑是,科技板块永远要看到活力,而不是拿着终身成就奖,坐享其成。他解释道:“我买IBM是六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想,6年过去后IBM会更好。如今6年过去了,我现在看到IBM和苹果处于截然不同的行业生态。苹果成为彻头彻尾的消费者行业,IBM则因客户不同,没能赶上(这波潮流)。”两家公司的业绩差异同样巨大。苹果公司8月2日对外宣布,预计去年第四财季营收将达到490亿美元至520亿美元,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491亿美元。IBM则连续几个季度财报不及预期。
有美股分析师指出,IBM之所以失利不是因为某几款产品或服务,而是输在整个生态系统上。导致这种失利的深层次原因是IBM的企业文化和理念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如果想要扭转这种局势,需要IBM变革自身的企业文化和员工思维方式,但难度巨大。
巴菲特或许正是捕捉到了这种新旧世界的错配机会,在2016年“性情大变”,大举逆势买入苹果股票。2016年6月,全球有295家基金公司清仓了所持苹果股票,包括金融大鳄索罗斯、“华尔街之狼”伊坎,以及最早预见2008年金融危机的专家之一巴里所管理的基金,都在2016年二季度清空了苹果股票。巴菲特则坚持“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的作风,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当年上半年两度增持苹果股票,且二季度增持正逢年内苹果股价低谷。之后,苹果股价一路飙升。
在某种意义上,苹果和IBM代表着新旧两种世界、两种商业模式、两种生态系统。这种巨大的差异直接反映在股价上,苹果股价连创新高,市值达8300亿美元,IBM股价则从年初高点182美元跌至140美元附近。
这几年让“股神”狠赚一笔的是科网股,让“股神”痛心错失的也是科网股。
巴菲特承认,以前回避科网股,是因为搞不清楚这些科技公司是如何赚钱的,以及这些公司是否能长期保持盈利。巴菲特笑言,自己的公司曾经为谷歌的广告业务利润作过贡献,这家公司拥有巨大的广告业务,但他却选择性“失明”。谷歌的广告模式几乎不需要什么资本,而且也不需要很大的规模,但利润却相当高。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还是没有对谷歌进行投资。
巴菲特的好搭档芒格也道出了相同的思路:伯克希尔哈撒韦对沃尔玛进行投资是个错误,其中大多数投资已在2016年底卖出,因为亚马逊正在重塑整个零售行业。投资沃尔玛颗粒无收,亚马逊股价却一路上涨。
时代在变,投资格局也在变。十年前,谈到科网股,华尔街的人都会说出“Wintel”,(Windows+Intel)。如今则进入“FANG”的时代。FANG正是Facebook、亚马逊、Netflix与谷歌的首字母。
这些事实从侧面印证了科网股这些年在商业生态上的华丽转身。
从“中国通”到“阿里通”的转变
巴菲特眼睁睁看着阿里巴巴市值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上涨了1000亿美元,深感“不买阿里巴巴是个错误”。
从华尔街的招聘中,也可以看出全球市场对正在崛起的中国网络电商巨头的高度关注。在中国经济体量日渐庞大之际,华尔街大投行越来越青睐会讲中文、了解中国企业文化的专业人才,俗称“中国通”。然而,华尔街最新流行的专才从“中国通”变成了“阿里通”,这一过程同样伴随着阿里巴巴的不断壮大。数据显示,阿里巴巴4000多亿美元的市值几乎占到在美上市中概股市值的一半。
令世人对阿里巴巴高看一眼的同样是它的业绩。阿里巴巴5月份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60%,达到385.79亿元人民币;全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为158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中国零售平台年度活跃买家增至4.54亿,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高达5.07亿。旗下支付宝,更是从中国一路扩展到欧洲和美国等地。
在阿里巴巴的亮丽业绩面前,整个华尔街都在不断修正投资判断。美国专业财经媒体《巴伦周刊》今年5月发表了《为什么阿里巴巴这个庞然大物能够持续创下新高?》一文,预期阿里巴巴股价会持续上扬并将在年内再创新高。而就在一年半前,《巴伦周刊》还持完全相反的论调,甚至认为阿里巴巴股价可能继续下跌50%。
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股价大放异彩,导致在美股市场同样出现了追捧“漂亮50”的风潮。其中,阿里巴巴的股价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上涨70%,微博股价累计上涨近90%,京东股价累计上涨近77%。在港交所上市的腾讯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易,同样在3个月内股价大幅拉升近40%。
在过去几年里,中概股市场经常掀起低价股的炒作热潮。在涨幅榜前20名中,绝大部分股票是股价低于5美元的低价股,许多“一夜暴富”的机会就此诞生。究其原因,2015年开始中概股掀起私有化回归的热潮,多家中概股企业的私有化交易受到了境内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华尔街炒家将目光瞄准那些有可能被私有化的低价小盘股。但是,今年以来伴随着美股市场的走强特别是科网股大放异彩,投资者的投资风格也开始转换。
在多名接受采访的基金经理看来,腾讯、阿里巴巴、网易这些公司,正成为全市场投资基金的标配股。“腾讯因为王者荣耀的偏负面新闻,在7月初短期下跌8%。但随后野村发布报告,将目标股价定位341港元。从市盈率估值来看,最新目标价相当于2018年预测市盈率33倍,仍然具备投资价值。”境内一名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成长性好、有业绩支撑的大市值中概股受到投资者青睐。如今,打开中概股跌幅排行榜,累计跌幅前20名的个股几乎全是股价低于5美元的低价股。
华尔街甚至比科网股公司自身还清醒:科网股正因为自带“迭代基因”,下一轮的确定性盈利机会很可能从互联网经济转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资本市场也会出现映射效果。美国一家基金公司Global X Funds旗下交易的ETF今年以来累积涨幅超过30%,其主要追踪的29只股票中,基本上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标的。
这里或许正在形成下一个巨大的风口。
如何避免“赌徒谬误”?
美股三大指数近期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尤以科网股云集的纳斯达克指数走势最为强劲。即便如此,市场悲观人士仍担心美国股市“高处不胜寒”,科网股可能随时拐头向下。然而,唱空声音持续了1个多月,股价却丝毫不见回调。
华尔街资深分析师顾比表示,那些脱离基本面而一味唱衰美股的悲观派投资者,其实是犯了投资场上常见的“赌徒谬误”,认为股市在长期上涨之后必定会下跌回调,却无视股市未来的涨跌前景与之前已经持续上涨或者下跌了多久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仅仅取决于现时的基本面与技术面的匹配度。在他看来,迫不及待喊股市已见顶的投资者,很可能是杞人忧天,并因此白白错失了赚钱的良机。
从技术面来看,“加速赶顶”是指股指上升速度突然加快,成交量相应放大,这往往是此后见顶后迅速暴跌的前兆。此外,恐慌指数“VIX”大幅走高,显示行情走势前景存在巨大不确定性,随时可能变盘。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看空反转信号在美股走势图上完全没有体现出来,相反,短期的回调和盘整都是入市良机。在美股二季度财报及美国二季度GDP料将表现强势的预期下,标普500指数升破2500点或在旦夕之间。截至8月2日收盘,标普500指数收报2477.57点。
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师们认为,今年以来,美元汇率已经下滑8%以上,而这将成为美国企业下半年财报的一个重大利好因素。内地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坦言,这对在港股上市的科网股公司也是间接利好。在货币政策上,港股受美国影响更大,在基本面上则跟随内地。
这份礼包对科网股究竟有多大影响?摩根士丹利估算,美元每下滑1%,美股盈利增长幅度就将额外增加0.5%。今年以来美元的走低,不但可以支持下半年美国企业的业绩表现,其影响力还可以延续到2018年。就在前几天,特朗普还在推特上为美股大涨“求表扬”,这种刻意维持弱势美元的心态十分明显。
大家都认为,经历这么大的行情之后,再来一年大牛市的概率就好比赌场里面连续摇出三把豹子,应该是非常低的。其实,每把骰子摇出豹子的概率都是一样的,它并不理会前边两把是不是摇出了豹子。华尔街的乐观派们提醒投资者:从目前来看,投资者更应该跟随大势,而不是陷入“赌徒”的谬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