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烟草大王”
1979年,终于摘帽平反了的褚时健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去玉溪卷烟厂做厂长,一个是去山里的矿上当矿长。
想当矿长的褚时健最终在夫人和地委书记的支持下接手了玉溪卷烟厂,此时的褚时健已经是51岁,在被时代蹉跎了20年之后,褚时健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虽然彼时的玉溪卷烟厂只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破烂小厂。
褚时健右派时代在糖厂积累下来的经营管理经验,也为玉溪卷烟厂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年过半百,遇上了改革开放,褚时健一直相信,“时不可失,时不再来”。想让玉溪卷烟厂这个地方小厂子活过来,就要胆子大、脑子快、动手狠。
于是,在这期间,褚时健大胆地进行了不少技术改造:
● 从国外引进一流设备,学习种烟并对烟叶的生产加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第一车间”革命;
● 在产烟体制上首创烟草公司、烟厂、专卖局“三合一”的管理模式;
● 在玉溪卷烟厂的品牌发展过程中,褚时健将品牌分为三个:红塔山、阿诗玛和红梅,分别对应高、中、低三档烟。
当然改革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不仅提高中国烟草的品质,更是让玉溪卷烟厂声名鹊起。
1987年,玉溪卷烟厂向国家上缴利税7.63亿元,年增长近50%, 1988年,上缴利税11.9亿元,1989年达到20.3亿元,1993年玉溪卷烟厂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当年利税达85亿元,相当于当年360个中等农业县一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18年,褚时健就这样将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红塔山集团,也缔造了一个属于他的烟草王国,而褚时健也被评为“十大改革风云人物”,成为名副其实的“烟草大王”。
03牢狱之灾
但是,就在褚时健的高光时刻,一封举报信让“烟草大王”褚时健的命运再次急转直下。
1995年,67岁的褚时健被匿名检举,褚时健夫人马静芬、女儿褚映群被河南警方带走,关入了洛阳监狱,后来褚时健本人也被隔离审查,其间女儿褚映群在狱中自杀。
1998年1月,新华社发通稿,褚时健严重经济违法违纪案,经过联合调查取证,已取得重大突破。褚时健被控和红塔集团其他几个领导人以私分形式贪污公款355.1061万美元,褚时健得款174 万美元。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服刑两年后,刑期减为17年。期间获得保外就医、假释以及减刑,直到2011年刑满释放。
据说,褚时健在狱中的那些年,经常有人来看他,怕他在狱中生活不好,给他送钱,朋友送的这些钱,褚时健也不花,就夹在书本里,出狱时,收到的钱有好几百万。
而对于褚时健的这场牢狱之灾,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其《激荡三十年》中曾写道,“褚时健现象”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转型时期的中国商业界在法制观念和价值评判上的模糊、矛盾与迷茫。
尽管创造了过百亿的税收,但是褚时健的月薪一直是3000元,他也对检察官坦承,“听说新的领导要来。我想,新总裁接任之后,我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了。我也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所以我决定私分了300 多万美元,还对身边的人说,够了!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那个时代成就了他,那个时代也毁了他。人力资源不被承认,每一个创造了大价值的人得不到恰当的回报,但却拥有巨大的决策权,每个身处其间的人都会面临人性的考验,设身处地的想,你能安之若素吗?
对于之前那场牢狱风波,褚时健自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直是轻描淡写:
“第一,我觉得人生哪个没有错?第二,你认为我错了,我可以改正。人生应该为社会、为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有些贡献。条件不同,条件好了贡献多点,条件差点贡献少点。在那段时间,要作为一般人总想着不行了,我那些朋友说,算了,不用干了,你干多少会怎样?国家不承认。我说我们自己也有错误,不要再错是做得到的。”
但是对于那段时光,对褚时健打击最大的,是女儿的死。
褚时健的律师马军回忆说:
“95年,我接到了褚时健的一个电话,叫我赶到他的办公室,他一见我就拉着我的双手,哭起来了,姑娘死了,姑娘死了,死在河南,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