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全球 / 美股 / 港股 / 外汇 期货 / 黄金 > 沪铜 做多尚需等待

沪铜 做多尚需等待

2017-05-23 21:54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黄晓倩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期货日报

若库存下滑、现货升水、精铜月产量回落及月净进口量降至21万吨以下,则做多的交易性机会显现。

  供应炒作消退

  


  


  


  


  


  矿山罢工炒作预期减弱,中国铜矿供应先抑后扬

  2017年全球至少有11家矿山因合约谈判而有罢工风险,这会造成约100万吨的铜矿产出收缩。一季度,从Chuquicamata铜矿罢工开始,到世界第一大矿Escondida为期43天的薪资谈判结束,罢工持续冲击着全球铜矿供应。以Escondida为例,该矿在一季度产量缩减14.17万吨,由于从复产到达产需要2周时间,对产量影响总计或至18万吨,这远超此前市场预估(预期罢工20天,影响产量6万吨)。受此影响,智利国家铜委会在4月下调了今年该国铜产量至560万吨,较其1月的预估值下降了20万吨。基于矿山薪资谈判的相对集中,ICSG年初预计2017年的铜矿产量降至1987.8万吨,该数据意味着2017年铜矿产量较2016年持平。由于市场对2017年铜矿产量增速的悲观预期,2017年上半年的冶炼长协价格亦从2016年的97.35美元/吨下降至92.5美元/吨。

  从目前看,对2017下半年的铜矿供给炒作或有所降温。从已有数据观察,下半年受影响的矿山占11家矿山总产能的40%(包括世界第二大矿Grasberg在内的5家矿商将进入薪资谈判)。其中,最具炒作潜力的事件为Grasberg薪资谈判,但从该矿的规模推断,预计其影响力较Escondida偏弱(时点上亦难再现一季度3大矿山同时停产的机会),这意味着铜矿薪资谈判的炒作热点会逐渐消退,对铜价的提振作用或不及上半年。此外,从短单TC观察,截至4月底,TC费用已从年内低点73.5美元/吨上涨至77美元/吨,反映出短期铜矿供应出现回暖。而ICSG的4月报告亦将2017年铜矿产量由年初的1987.8万吨上调至2004.1万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紧张的预期。这意味着尽管铜矿供应增速依然偏低,但像上半年这种力度的矿端供应集中炒作或已结束。

  中国铜矿供应方面,年内铜精矿进口增速偏低,呈前低后高态势。中国一季度的铜矿进口受制于全球铜矿产出收缩而放缓。1—3月中国累计进口铜精矿增速7.85%,较2016年33.3%的进口增速回落明显,亦远低于5年25.18%的进口增速均值。但这一状况或许在下半年有所改善。其一,现货TC/RC反弹是矿端供应回暖的直接反应,其二,Grasberg重新获得印尼政府为期1年的110万吨铜矿出口许可,这意味着二季度中国铜矿进口增速会有一定的改善空间。

  再看中国的铜矿产出。产出增速有所下滑但下半年或有新增产能达产。首先是成本,中国矿山70%成本分位线在5754美元/吨附近,而目前5500美元/吨的铜价水平意味着有超过60%的矿山恢复盈利。从产量数据看,1—3月中国累计铜矿产出38.09万吨,同期增长2.3%。尽管产量增速较低,但考虑到2017年有46万吨新增铜矿产能投放,其中约20万吨的产能可在年内达产,这对整体偏弱的铜矿供应有一定弥补。

  整体观察,随着罢工影响力减弱,预计全球铜精矿产量将达2010万吨,同比增长1.51%。中国铜矿供应预计下半年较一季度宽松,2017年中国铜矿产量接近192万吨(增长4.71%),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达1865.6万吨(同比增速由2016年的28.1%降至9.4%),铜矿总供应(产量加进口)较2016年上涨8.96%(2016年增速为25.18%).

  精铜产出增速受限,净进口保持减速状态

  然而,处于扩张周期中的中国冶炼产能加剧了铜矿供应的紧张程度。2017年中国新增冶炼产能预计增长110万吨至1137万吨,其中有50万吨增量可以确定。而这部分增量对铜矿需求将在下半年集中显现,这意味着2017年中国精铜产量的增长将受到铜矿供应增速放缓的制约。从已有数据观察,2017年1—3月累计精铜产量增速由2016年的8.4%降至7.3%,并且明显低于同期5年产量增速均值(10.2%).

  我们认为2017年冶炼厂开工率或在85%—90%区间运行。首先是检修方面,2017年冶炼厂涉及的检修产能由2016年的550万吨降至515万吨。其次是副产品硫酸方面,其价格反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TC费用的回落。截至4月底,6家冶炼厂硫酸出厂均价已较2016年最低值反弹了39.4%至290元/吨,按照生产1吨精铜产出3.5吨硫酸估算,生产吨铜可给冶炼厂带来额外870元的盈利,这无疑刺激了冶炼厂的开工积极性。此外,按照TC方式统计,国内冶炼厂的成本边界在73美元/吨水平,尽管目前现货TC相对偏低,但对于冶炼厂而言仍有利润。随着下半年铜矿罢工事件的逐步冷却,我们认为现货TC向长协水平靠拢是大概率,这无疑会进一步提振冶炼厂的开工率。因此,2017年冶炼厂的中性开工率将在88%附近,预计2017年中国铜月均产量为77万吨。

  中国精铜净进口量锐减加剧了市场精铜供应偏紧的格局。1—3月,中国精铜进口累计同比下滑27.56%至80.44万吨,而出口却同比增长144.60%至10.55万吨,这使得1—3月精铜累计净进口增速由2016年的+40.3%急速变为-34.5%,创出4年来最大跌幅。进口的大幅下滑也被偏低的洋山铜溢价所印证。年内洋山铜溢价均值为52.22美元/吨,比对2015年同期均价82.8美元/吨回落了36.94%。精铜进口需求回落主要与融资需求减少及进口盈利鲜有开启有关。自青岛港融资铜事件爆发后,银行收紧发放信用证,融资需求大幅减少导致往年进口需求中虚高的成分被压缩;而FED加息周期下的内外利差收窄及人民币汇率贬值,打压了内外盘的套利需求,精铜进口逐步回归正常范围。此外,2016年全年进口盈利窗口几乎没有开启。而出口的强劲则是因2016年超过70%的粗炼产能拥有了来料加工资格,因此,自2016年5月开始,精铜出口基本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整体上,我们认为在进口盈利窗口鲜有开启的背景下,年内精铜净进口或维持减速运行,月均进口量在20万—24万吨水平。

  去库存力度增强,但保税区库存令价格承压

  从国内显性库存的去库存幅度观察,中国的实际铜需求好于表观需求。SHFE库存变化呈现季节性特征,即春节后的第六周一般为年内库存高点,随后受到消费旺季的提振,库存开始走低直至节后第19周开始回补。从目前已有的SHFE小计库存数据计算,2017年库存高点为32.53万吨,较2016年高点降低了6.06万吨。此外,库存回落幅度亦明显大于2016年,显示2017年去库存力度有所增强,中国的实际需求好于表观需求。

  从全球显性库存观察,同样可以印证精铜需求出现好转迹象。2017年LME+SHFFE库存高点为66.29万吨(LME库存33.76万吨、SHFE库存32.53万吨),但截至4月底LME+SHFFE库存已回落至48.9万吨,下降17.39万吨(-26.2%);而2016年同期该数据为下降9.17万吨,降幅仅为16.7%,这说明2017年同期全球显性库存的去库存化力度明显强于2016年,从侧面印证需求有所好转。此外,伦铜注销仓单占比从2016年四季度起持续攀升并触及5年77%的分位水平,也暗示可交割库存偏低以及需求好转。

  令价格承压的隐忧体现在中国保税区的隐性库存。中国保税区库存较2016年年底上涨39%至66.75万吨,其中近一半的库存是流动库存,即套利和融资库存,这意味着一旦进口盈利窗口开启,将有近31万吨的供应压力会在国内市场释放,对于盘面意味着有大约6万张空单的潜在压力。

  基建投资加速,下半年或成为铜价的上涨动力

  从中国官方PMI分项指标观察,对铜市供需结构影响较大的当属原材料库存与新订单数据。先从原材料库存看,2016年6月,原材料库存从年内低点0.47开始攀升,至2017年2月达到0.486,并且带动大宗商品指数在该阶段出现30.02%的增幅(同期沪铜涨幅达33.85%),这充分反映全行业由被动型补库走向主动性补库,并且演绎为投机性补库。但进入3月,随着原材料库存指数的回落及4月该数据的稳定运行,暗示企业原材料补库周期的结束。从订单指数观察,从2016年9月起订单指数高位运行,但4月却出现了加速下滑,反映市场需求急速转弱,且暗示原材料库存指数将进一步承压,这对铜价显然利空。

  有趣的是,铜加工企业的备库周期较其他制造业缩短近4个月,这主要受铜杆企业备库拖累。铜杆对铜消费的占比在加工企业中高达53%,其与国家电网的投资完成度有密切关系。2017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额为4657亿元(+6.08%),然而一季度,电网投资累计完成仅854.78亿元,投资增速回落至2.14%,占全年投资完成任务的18.4%,直接影响了铜杆企业的备库进度。

  但另一方面,剩下的3802.22亿元投资需在剩余的三个季度内完成方可实现年度目标,这意味着月均有超过422亿元的投资拉动可以期望。考虑到资金到位情况以及春节影响,预计三、四季度的基建投资数据或许会明显加速,即基建对铜消费的支撑或主要在2017下半年。

  对比电网投资,电源投资显现出增长乏力态势。2017年计划电源投资4503亿元,1—3月累计完成额同比下滑17.3%,仅完成384.1亿元(占比8.5%)。考虑到2016年电源投资全年负增长(年累计下滑12.88%至3429亿元)及2017年一季度完成额的再度下滑,我们认为电源建设或进入减速期,这意味着十三五规划中电源投资对铜消费的提振或有所减弱。

  综合来看,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目前对铜消费的支撑有限。可预见的需求增量将来自电网建设的投资好转,这在下半年或得以体现,需重点关注配电建设方面的招标情况;而电源建设能否超预期好转或成为行情的转折点,这需要关注电源招标情况以及下游铜杆企业的备库变化。

  民间需求显现,但空调消费后期恐回落

  空调的补库需求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额外增量为2017年一季度精铜消费带来提振。2016年四季度空调进入了补库周期,伴随空调更新换代及消费旺季的来临,空调产销数据创下历史新高。2017年1—3月全国累计生产空调3457.9万台,同比增长35.6%;累计销售空调3503万台,同比增长32.9%;产销率降至-3.12%,意味着空调销量大于产量,需要消耗库存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产业数据,3月空调库存环比下降了58.1万台至930.5万台。在空调补库周期内,全国空调月库存一般高达1050万—1100万台,这意味着在满足正常销售的情况下,另有额外近144.5万台的空调补库需求。按照每台空调消耗8kg铜计算,折合约1.16万吨的铜需求。在二季度传统空调的消费旺季,我们认为空调产量仍将维持月均1400万台的产出并且持续至二季度末结束,这意味着在二季度仅空调对铜的需求将达34.76万吨。

  此外,新能源汽车是一季度铜消费的另一亮点,而这一消费对铜的支撑将贯穿全年。根据规划,2017年全国计划生产超过57万辆新能源汽车,新增充电桩80万个,这意味着对铜的需求将达5.14万吨(按照80%纯动力、20%混合动力估算,对铜保底需求4.104万吨;充电桩按照10KW的功率计算,折合铜需求约1.04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落地,2017年3月产出同比增长30.8%。若按照去年产量增速(累计同比较2015年增长51.85%)估算,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或达到80万辆,这意味着较计划外会产生1.66万吨的铜需求增量。按照传统汽车2017年对铜消费89.2万吨估算,意味着汽车行业对铜的消费约96万吨,月均消费约7.97万吨。

  结合供应与需求,我们认为2017年中国的精铜供应或存在260万吨缺口,这无疑需要通过精铜进口予以解决。从交易层面观察,我们认为基本面的做多信号将是以下数据的共振:一是中国精铜月均产量<69万吨,二是中国精铜月均净进口<21万吨,三是中国SHFE月均显性库存<24万吨,四是洋山铜溢价>60美元/吨。

  若库存下滑、现货升水、精铜月产量回落及月净进口量降至21万吨以下,则意味着从基本面看,做多的交易性机会显现。


标签沪铜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