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欧佩克将举行会议讨论是否把减产协议延长九个月,实现把全球原油库存压缩到5年平均水平之下,实现供需平衡。
原油市场供大于求开始自2014年年中,这一年过剩的供给,导致全球库存几乎增长了10亿桶。但是这些库存中只有35-45%进入了主要发达国家,即OECD的公开储油数据中。
OECD国家公开储油数据,对于欧佩克至关重要。因为它是欧佩克评估全球库存的依据。欧佩克减产目标,就是要把全球原油库存压缩到5年平均水平之内。ScotiaBank估计,截至1月份,全球原油库存比五年平均水平高2.8亿桶。
但真实的情况是,仅仅计算OECD国家库存,远远不能显示全球原油供需平衡全貌。新兴国家买入了大量原油,而其中绝大部分进入中国战略原油储备中。
ScotiaBank认为:
“中国战略储备成为计算公式最关键的份额,这势必成为欧佩克关注焦点。”
据另一家投行摩根大通估计,2015年中国战略原油库存累积速度平均为49.1万桶/天,而在2016年5月,中国原油储备累积速度达到了119.1万桶/天,这相当于全球总原油进口量的15%。
中国库存何时达到极限?
比储油数字更重要的是中国何时能达到储备极限。
摩根大通此前曾估计,中国战略原油储备可能在2016年年末接近可以存储的极限:略高于5亿桶的水平。
按照摩根大通当时估计,如果当库存接近极限,那么中国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原油进口量可能下降,但实际数据并不支持这一假设。
摩根大通认为,这就指向了一个另一个事实,中国的实际战略储备量远高于之前的推测。
据卫星图片分析公司Orbital Insight数据,中国实际储备能力可能远超预期。图片显示,截至去年5月中国战略储备达到6亿桶。假设中国储油速度为100万桶/天,那么在去年9月时,中国战略储备远超过7亿桶。
彭博此前曾报道,中国实际原油储备是公布的商业和战略储备总和的两倍。
事实上,中国何时能会达到储备极限是一个谜。而本周二,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中国原油进口为136万桶/天,环比3月160万/桶数据出现下降,降幅创下近一年来最高。
换句话说,如果中国现在接近储备上限的话,那么对欧佩克国家而言将是最大的打击。
如果全球原油市场上突然消失了100万桶的需求,欧佩克将会发现即便是实施了大幅减产,市场依然过剩。在市场已经计入欧佩克周四减产之后,未来油价变化将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的储油“胃口”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