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开启加息通道并未对美元形成强势支撑,相反,今年以来,美元走弱,符合笔者此前的判断。在笔者看来,导致今年弱势美元状况的,一方面是来自于美国自身的原因,包括美国经济反弹低于预期,早前市场对特朗普行情过于乐观,以及本轮美元上行周期已经持续八年、美元指数从历史规律来看或已步入下行周期等。
而另一方面,从外部因素来看,今年非美元国家经济的积极表现,特别是欧洲经济利好不断,支持欧元走强。此外,早前央行宣布在人民币的中间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其后十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1.11%、突破6.8,说明央行有意践行今年两会首次提出的“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在笔者看来,今年美元走弱态势的持续,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
具体来看,以下原因支持今年美元走弱:
第一,市场高估了美国经济复苏和特朗普新政预期。
从经济层面观察,笔者一直认为,市场对美国经济早前预期过高。如今重要的5月非农就业数据让人大跌眼镜,仅为13.8万,远低于预期的18.2万。且3、4月非农就业增速同时遭到大幅下修,说明就业情况明显差于预期。虽然失业率下行至16年以来的低位,但美国劳动参与率亦有所下滑,5月小时工资增长也低于一季度均值。尽管这一数据未必改变6月美联储加息的步伐,但无疑会使得美联储表态更加鸽派。
此外,去年11月特朗普胜选是推动美元大涨的重要因素,市场预期其减税、基建以及放松金融监管等政策会推高美元。但如今来看,特朗普行情低于预期,竞选时提出的政策目标屡屡碰壁,“通俄门”、“窃听门”等政治丑闻也在发酵,而近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也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公信力,并使得全球治理秩序受到重创,降低了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
第二,欧洲经济与政治明显好于预期,利好欧元。
作为占美元指数权重57.6%的欧元,其大幅回升也是美元走弱的推手。今年欧元走强一方面得益于黑天鹅事件的渐行渐远,如早前的法国大选、马克龙战胜勒庞当选法国总统;默克尔担任主席的基民盟在德国北威州的地方议会选举中也击败在该州执政的社民党,为其在今年9月的大选增加胜算。
另一方面,欧洲经济特别是火车头德国经济的向好态势,也为欧元走高提供了支持。当前国际金融机构、企业界已有不少声音表示看好欧洲经济。如IMF在最新一期经济展望中调高了对欧元区经济的判断,但保持对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不变。同时,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CEOLarryFink也在纽约投资者会议上表示,由于税改和基建政策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前景正变得更糟,但欧洲经济看上去正在走强。
而从数据来看,欧元区一季度季调后GDP季率终值为0.5%,GDP年率终值为1.7%,显示欧元区经济已经在复苏的轨道上。其中,德国的复苏更是非常强劲,如德国IFO经济研究所发报告称,德国企业景气判断指数升至1991年开始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位;由于经济扩张超过劳动力增速,德国一季度职位空缺数创历史新高,突破100万个;3月份德国货物贸易进口和出口总额双双创下有相关统计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德国政府2017年对德国经济增长预估从之前的1.4%上调至1.5%等。
第三,非美元货币的积极表现。
今年日本经济因强劲的出口和工业产出现明显反弹,日本一季度经济环比年率增幅达2.2%,为一年以来的最快增长,也是连续5个季度实现经济扩张,支持日元升值。IMF等国际机构与日本央行均上调了对日本经济前景的预判。有报道称,日本央行已在内部讨论,当非常规的货币刺激政策结束时可使用哪些工具,以及未来退出极宽松政策会有何种影响。
此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也一改去年对美元走贬的态势,今年以来,墨西哥比索领涨10.2%,俄罗斯卢布升值6.8%。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今年至今升值2.24%,与中国经济企稳、货币政策收紧等密切相关。
当然,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价保持升值,但相对于其他非美元国家,升值较少,CFETS汇率指数走低。面对这种局面,央行于5月26日对汇率中间价机制进行修改,加入了逆周期因子,意在降低非理性市场预期,此后十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1.11%,突破6.8,短期内升值的态势十分显著。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今年美元走弱、欧元走强的趋势出现,对于中国是个利好。有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预计年底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保持在6.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