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长时间和大规模管制无法有效应对资本流出
在经历过“811”汇改后的人民币贬值以及今年以来的企稳后,今年的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讨会将主题瞄向了中国汇率及宏观审慎政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公布了主题为“加强金融和汇率框架: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的第五次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研讨会的会议实录。这也是该研讨会第一次聚焦在汇率政策。每年3月和4月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基金组织会邀请包括政策制定者、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中国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以及专家等举行一次联合研讨会。过去四次研讨会的主题分别聚焦在国际货币体系与债务处理、货币政策和资本流动管理等。
“我们认识到,长时间和大规模的资本管制无法有效地应对资本流出压力,中国有关方面没有出台新的外汇兑换管制举措,而是要求银行遵守和严格执行现行的外汇规则并加强背景调查,中国的外汇管理法规没有改变。”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研讨会上表示。
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表示,通过限制资本外流可以在短期内改善国际收支,但从长期看,控制资本流出将会在未来阻碍资本流入。
谈及中国的跨境资金流动趋势,陈雨露表示,中国此前面临了一定的汇率贬值和资本流出的压力,不过,现在外汇市场已经稳定下来,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已经证明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虽然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14年最高峰的4万亿美元水平下降到了3万亿美元左右,但仍然是各国中最高的。
他同时强调,资本外流从今年首个季度开始大幅放缓,外汇供求也已经接近平衡,这反映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逐渐趋于平衡。
谈及下一步汇改的方面,陈雨露指出,中国人民银行会继续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并进一步改善“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将使汇率机制更加透明和市场化,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通过上述改革,灵活、双向波动和基于市场供求的汇率制度将帮助人民币汇率保持均衡稳定,并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稳定。
马骏则建议,中国应该更快地减少外汇干预,大幅提高汇率弹性,推动改革扩大资本流入渠道。
在宏观审慎政策方面,陈雨露表示,未来将借鉴国际经验,将把重点放在全球系统性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部门统计上,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他同时表示,中国央行已经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积极探索二者间的协调配合。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总体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