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8月份,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快速升值,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分析认为,今年人民币升值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尤其是美元贬值是基础因素。其实,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今年仍有小幅贬值,未来人民币的趋势仍需密切关注美元的波动。
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快速走升态势。最近一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调升670个基点。目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突破6.60关口,报6.5909,升至2016年6月24日的水平,创下一年多以来的新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最新收报6.5596元,一周上涨1049个基点,周涨幅达到1.57%,达到近15个月以来的高点。
尤其是8月以来,人民币升值呈加速趋势。8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6.6770,突破6.7关口,在三个星期之后,于9月1日进一步突破6.6关口。
根据最新数据,美元兑人民币报收6.5596,离岸人民币报6.5607。8月份,人民币兑美元升幅达到2%,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单月涨幅,并且连续第四个月保持上涨。
美元贬值主导今年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币值波动由多个因素影响。自2017年5月以来,央行在中间价定价环节中增加了逆周期因子,用以主动调节中间价。目前,决定人民币中间价的因素由每日的人民币收盘价变动、美元欧元等一篮子汇率变动和央行调节三方面构成。民生证券的分析报告指出,过去三个月的人民币升值受上述三个因素共同推动,故而升值力度超过预期。
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发现,美元走弱是人民币升值基础因素。从年初至8月底,美元指数经过了一个由区间高位跌至低点的过程:1月2日,美元指数盘中达到103.82,这也是目前的年内最高点。到8月29日,美元指数跌至91.62点。以年初至最新交易日计算,美元指数的跌幅达到9.31%。美元上一次出现如此大幅度的贬值还要追溯到2010年中,距今已有7年时间。当时美元指数由86点跌至74点,一年的跌幅达到13%。
今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指数的下行趋势相当明显。6月,美元指数下跌1.38%,7月,美元指数的跌幅更达到了2.95%,8月份再度下跌0.20%。美元指数在7月的下跌幅度创下今年单月下跌幅度之最,超过了1月份的2.75%。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是美元走弱的一个主导因素。特朗普自从上台以来,白宫风波不断,首席战略师班农离职,企业界CEO们纷纷离开特朗普的顾问委员会。特朗普在税改和扩大基础设施开支上兑现承诺的可能性一步步降低,市场对他兑现承诺刺激经济的信心迅速消失,这种失望也反映在美元的走势上。甚至有分析认为,美元走势“一切都关乎特朗普,政治因素压过了一切”。
与此同时,日本、欧洲等经济体的复苏和货币政策的调整也对美元构成了威胁。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指出,今年以来,日本、英国及欧元区等经济体增长强劲,纷纷释放出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全球货币政策格局由过去美联储一家单独收紧的格局,开始转变为主要发达国家央行货币政策紧缩的“共振”。
此外,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政治风险较低,投资者对国际局势的担心有所减弱。去年,英国脱欧、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等意外事件引发了极端派会陆续上台的担忧。但事实上,在荷兰、法国的大选中,并没有出现令人担忧的情况。加上今年上半年也没有出现特别令人担忧的地缘政治风险,降低了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
同时,伴随美元屡创新低,即期市场出现一定的抄底情绪,美元越跌越买,形成一种交易惯性,这其实可以带来人民币贬值。不过,民生证券认为,通过央行的逆周期调节,可以与这种交易惯性对垒,因此过去三个月是美元走弱为基础,在逆周期因子调节与盘间交易惯性对垒的格局下,人民币比较合理的升值。
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8月大涨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但兑一篮子货币却仍然贬值。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去考虑人民币,人民币今年的走势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和一篮子货币的走势分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主要还是美元贬值驱动的。
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来考察人民币可以发现,今年人民币整体呈现出弱幅震荡走势,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累计下跌0.47%。尤其是在上半年,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下跌幅度相当大,1月至5月累计跌幅达到2.57%,在5月还创下92.26点的年内新低。
根据申万宏源(6.09 -0.16%,诊股)(0.00 -0.66%)证券的分析,在CFETS篮子的24种货币中,美元(权重:22.4%)、欧元(16.34%)、日元(11.53%)、韩元(10.77%)、澳元(4.4%)等货币的波动成为CFETS指数波动的主要原因。其中,欧元升值是今年以来CFETS指数贬值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今年欧元走势相当强劲,欧元兑美元大涨9.82%,突破了2015年以来的低位震荡区间。欧元兑人民币也上涨6.92%,创下2014年9月以来的新高。
不过,8月份这种趋势出现了逆转。欧元一改今年的连续升值趋势,在8月份首度出现贬值,当月欧元兑人民币下跌0.55%;9月1日,欧元兑人民币继续大跌0.41%。
受到欧元下跌影响,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8月涨幅为1.77%,创下了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2015年底设立以来的单月最大涨幅。此外,8月份,一篮子货币中多个货币兑人民币出现下跌,促成了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整体上涨。一篮子货币中另一权重较大的日元,8月也出现了1.81%的跌幅,人民币兑韩元在8月出现了2.49%的涨幅。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一篮子货币并不会持续贬值。根据其分析报告,认为CFETS指数在年内将呈总体平稳、双向波动态势。支撑汇率指数的核心在于,一方面,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较为充分地重估。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改善和贸易顺差总体维持高位,对人民币形成支撑。此外,中美利差拉大也对人民币升值做出了不小贡献。
此外,欧洲央行将于9月7日召开议息会议,届时有可能提出缩减量化宽松的方案。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全球利率水平以及欧元走势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量化方案成行,将进一步提振欧元,给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带来贬值压力,对其他各类资产也将产生较大的扰动。
美元走势仍有争议
在美元主导今年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下,美元的走势成为预判人民币未来趋势的重要因素。9月份,美元议息会议将可能再次扰动全球货币市场。有专家预计,美联储或将在议息会议上正式提及缩表。据了解,缩表是指中央银行减少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行为,意味着减少购买债券,并缩减经济体中的货币,这可能进一步诱发美元的波动。
虽然此前市场已经较为充分地对缩表给出预期,但鉴于目前美国经济复苏走弱,而通胀水平以及通胀预期仍较低,使得美联储9月份议息会议是否会正式宣布缩表又增加了一个问号。此外,市场对今年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也在降低。由于目前美国的通胀离预期的2%仍有距离,2017年很可能放缓加息——此前预计的年内3次加息可能只有2次。加息的放缓对于美元的走势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可能意味着美元继续走弱。
中金公司(14.10 -0.70%)分析认为,美元未来可能仍处于相对弱势,但也需要警惕可能的阶段性反弹。但即使在美联储缩表背景下,美债以及欧债利率都难以有较明显的上升。目前市场较为主流的预期是看空美元,看涨欧元。美元相对偏弱,欧元相对偏强的格局可能仍要延续。
不过,高盛全球固收主管麦克·斯维尔近日表示,暂时放下对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国内政治风险的担忧。过去几个月,通货膨胀走弱,如果回到基本面来看待美元,切实从经济角度观察美国的形势,就会发现美元目前非常有吸引力。斯维尔表示,当前基本面仍对美国有利。美国国内经济增长持续走强,税收政策可能调整,这可能会对美元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开始考虑做多美元是有意义的,特别是相对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美元仍具有吸引力。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也认为下半年美元反弹的可能性较大,而一旦美元反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重新面临压力。张明认为,从目前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来看,美国依然优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且其他的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的节奏均存在不确定性。一旦最后市场发现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与英格兰央行同样口惠而实不至,那么预期就会发生调整。毕竟,下半年美联储启动缩表与实施第三次加息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最后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朝美对峙局势在今年下半年有加剧的风险。尽管近期市场似乎默认,朝核危机等地缘政治风险难以升级并对市场造成直接影响,但美元作为不多的避险资产,一旦风险爆发仍然会受到投资者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