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章馨),这是最好的时代,行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时刻在准备迎接新技术的诞生;这是最坏的时代,包裹着新技术糖衣的欺诈行为总能在夹缝中野蛮生长。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事物的两面性经常无时差发生,但市场理性也经常紧接着如约而至。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区块链在中国很火,那么到底有多火?以下几项数据或许会让你对区块链的野蛮生长有全新的认识。
1、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区块链专利都在中国。
没错,经过中国知识产权报的初步检索,在区块链专利申请的主要几个国家中,中国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美国、韩国和日本,拥有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区块链专利。
2、2018年Q1 获投项目的41%为区块链。
IT桔子发布的《2018年Q1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分析报告》指出,尽管创业热情消退,但资本对于区块链项目倍加青睐,2018年Q1新成立的12家区块链公司中有11家获得了融资,当季获投率高达92%,远远高于古典互联网及其他项目12.5%的获投率。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获投的11个项目中有6家区块链媒体,其他的则是虚拟货币方向。可见区块链行业“造势”的媒体和“币圈”是资本追逐的对象,但由于国内ICO政策限制,资本将逐渐转向对于“链圈”的技术和平台方面的投资。
3、截至2018年3月,区块链项目融资接近38亿元人民币。
此项结论来自于铅笔道DATA。在铅笔道调查的354个区块链项目中,其中184个项目获得融资,其中B轮之前的项目占到了将近80%。截至2018年3月,这些区块链项目融资金额达到37.65亿元。
考虑到政策风险,项目融资额的披露较为谨慎,这项融资数据较为保守。当然,这项数据中不包括项目的ICO金额,但估计ICO融资额远在这个数字之上。
有意思的是,投资机构除了IDG资本、真格基金、创世资本等知名的传统投资机构外,还诞生了一批专门投资区块链项目的机构,比如节点资本、硬币资本、火币网等。于是,“媒体”、“承销商”、“做市商”三位一体的“黑庄”的存在也并非不可能。
既然区块链这么火,现在是不是可以All in?
从技术角度看,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无法篡改、无法抵赖的技术体系。区块链的三大核心技术:共识机制、密码学原理、分布式数据存储,分别实现了共识、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这三大特点。
从经济学意义来看,区块链创造了“弱中心化”的价值交互范式,并非完全“去中心”,而是建立了“多中心”的体系,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运行效率。
然而,即便大家都对区块链的特点耳熟能详,但仍然对区块链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发展到如何程度一无所知。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提到:“我并不是很愚蠢,但坦率来讲,我始终不知道区块链是个什么鬼”,并称其研究了三四年也没有弄清楚,于是对区块链一直在观望。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是因为币圈和链圈发展不同步。币圈的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剧烈,其发展也受到各国政策。但链圈受到了各国政策的积极回应,给链圈的人们创造了安心踏实做技术的坏境。相较来看区块链技术比数字加密货币的发展空间要大得多。但区块链就是区块链,看问题时不能够单纯地划分为币圈和链圈,而应该将其当做一项可以活用的技术看待。
诚然,吴校长之研究了三四年之久已经说明其认可区块链技术的潜在价值,他称自己没搞明白区块链事实上是没有找到好的落地点。毕竟区块链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技术之上的商业模式才真正具有生命力。由于没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于是就没有理解到这项技术的真正价值。
但就像是简单的HTML技术成就了互联网门户网站,无门槛的爬虫技术造就了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一样,目前区块链正处于初级阶段,将技术同商业结合在一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大拿叔认为,区块链技术优先适用的经济领域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标准化程度高、自动化需求大、资质证明要求多。也就是说区块链技术应用将率先在具有这些特性的应用领域中凸显经济价值和优势。比如金融领域和竞猜领域,都符合以上三大标准。
但是,就算区块链有了具体应用场景,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All in了。因为除了市场,项目的落地还受制于很多因素,技术、团队、政策等等。如果不能聚焦注意力在提高对于区块链的认识上,不能提升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就会成为币圈新一茬任人宰割的韭菜。更多区块链技术相关新闻资讯尽在财经365外汇频道!(文章来源:链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