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章馨),在熊市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下一次牛市又会是什么时候?但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周期。
一、周期
艾略特研究历史上很多项目的走势,总结了一个模型,叫艾略特波浪理论。
他认为一个项目的走势从开始到顶峰,都会分为上升5浪:上升—回撤—上升—回撤—上升,也就是在一个事物从萌芽到顶峰会分为三次上升。
为什么会分成这三次上升?艾略特认为,事物的兴起都会经过三个过程:
①被低估;
②价值发现;
③泡沫
比如说我们熟悉的计算机领域:
计算机诞生在1969年,并且在几年内迅速普及。
然而就像最早的比特币等新兴事物,当时的科技行业都在对电脑持强烈怀疑。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的创始人Ken Olsen在1977年说过:“没有人会想在他们的家中放一台电脑。”
但是在那一年,电脑市场就推出了Apple II,Commodore PET和Tandy TRS-80等新型的个人电脑,后来都证明非常受欢迎。
到1982年,个人电脑被时代杂志评为“Man of the year”,这是历史上第一次“非人类”的年度人物。
一时间,数十上百家公司投入到了电脑硬件开发和设计的浪潮。
科技股暴涨,IBM和惠普等公司的股票在80年代初迅速翻倍。
这就是计算机的第一波浪潮——硬件浪潮,当时计算机技术处于被低估阶段。
然而,在这波浪潮以后,投资者和分析师开始认为个人电脑的技术趋势已经到顶了,甚至很多媒体把电脑评为“昂贵的玩具”。
科技股股价从1983年到1986年横盘长达数年之久,一直没有上涨。
但是一件事情让大家都很意外,微软于1986年3月上市。突然之间,市场意识到技术有一个全新的突破:软件。
微软的股价暴涨,在头十二个月翻了一番,并在四年内增长了10倍。一时间大量的科技公司重金投入开发计算机软件。
这就是计算机的第二波浪潮——软件浪潮。让计算机这项技术进一步进入大众视野。是价值发现阶段。
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科技的热潮再次失去动力。投资者和分析师认为,电脑软件趋势完全是泡沫,科技行业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
市场再度陷入冷寂,计算机科技股股价再次下跌遭到重创。
再之后,就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叫做“互联网”的事物横空出世。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1997年到2000年之间诞生了898家互联网上市公司。
投资的热潮仍然继续,周期一次又一次地重演...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商务,O2O等等等等。
这就是计算机的第三波浪潮——互联网浪潮。这是进入泡沫阶段。
一直以来,投资者都会在一段时间内认为技术已经再无可增长......又在一个浪潮到来以后过高预估这个浪潮的价值。
就像80年代早期,媒体认为计算机只是玩具......
就像1990年,很多人都对微软股票看空,当时股价已经比IPO价格上涨了10倍,媒体评价:“微软已经增长的空间。”但是后面十年,微软的股价又再增长了10倍。到今天它已经增长了100倍。
人们喜欢在短期高估一项技术的价值,长期却低估一项技术的价值。
就像现在的区块链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