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尽管区块链被认为是“与1975年的个人计算机、1993年的因特网同样具有革命性(的信息技术突破)”,但是其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发明,而是对现有的技术资源的创新性整合和应用。具体地说,区块链技术将P2P网络、公钥基础设施(PKI)、密码散列及椭圆曲线加密(Cryptographic Hash and ECC)等三大技术模块综合运用,形成了一个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分布式簿记系统。这三大技术都是20世纪末的信息技术成果,并且在区块链出现之前,已经在产业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区块链整合的三种“旧技术”,在自由意志主义、技术乌托邦和网络无政府主义等三种“新思潮”(以下简称“新思潮”)的推动下,在向往绝对个人自由的虚拟社交网络的拥趸中被广为接受。区块链的底层技术与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基本理念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公钥基础设施则在为P2P架构下搭建一个开放式平台所必然面临的安全问题。比特币如果基于私有链(Private Blockchain)或者许可链(Permissioned Blockchain)的形式,虽然可以获得更多的安全性,但是在价值观上无疑偏离了新思潮所设定的自由开放的初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公钥、私钥和时间戳等手段来进行信息加密和身份认证,以防止伪造、篡改和欺诈等情况的发生,是比特币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落地最为关键的技术支持,使其最终成为了无许可的公有链(Unpermissioned Public Blockchain)。P2P网络结构对于崇尚新思潮的人们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人际之间的直接联系形成的分布式结构抹掉了中央控制者存在的必要性,这正是金融危机后无政府资本主义者(Anarcho-capitalist)的激进右翼运动所希望获得的。在他们看来,既然政府和央行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已经实质性地影响到了个人的自由发展,那么最好的对抗方式莫过于构建起一个完全由个人之间直接连接形成的货币发行机制。
密码散列及椭圆曲线加密则在拥有较高的安全性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计算量和存储空间要求相对较低的加密机制,一般性能的家用计算机即有能力进入到这一体系当中参与运算和交易,大幅降低了硬件门槛。大众参与,迎合了民粹主义者的诉求。此外,可靠的加密算法之于比特币的重要性就如同央行的信誉之于法币,在民粹主义对于政府的信任降低到极限之后,按照既定程序不受干扰地执行的计算机算法,便与由无法排除情感和利益影响的政治精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帮助比特币在算法崇拜的魅力之下取得了一定的信任度和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