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
中国和日本互换货币,按照协议,汇率若为1:16,则中国给日本100亿人民币,日本拿出1600亿日元给中国。
期满,日本返还100亿人民币给中国后,中国也就把1600亿日元物归原主。
别看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背后的深意可并不小。
第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借人民币还人民币,借日元还日元。这就不存在借出去的钱,因为汇率变动而导致损失。
其次需要划的重点是,汇率为固定的1:16,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借钱的时候,还是还钱的时候,都按照这个汇率交易。
哪怕借的时候1块钱人民币值16日元,等到还钱的时候,1块钱人民币值160日元,还是按照原来的价值换回来。
那这样有什么风险呢?
其中最大风险,就是借出去的钱,有可能会被赖账。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大多数国家虽然签署了很多货币互换协议,但一般不会轻易动用,要用上的时候,这个国家的货币信用就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了。
只有大量资本外逃,金融挤兑发生,所有的手段都失灵时,才会大规模使用货币互换来补充外储。
因此,选择和某国进行货币互换相当于给这个国家充当最后贷款人,如果连货币互换的钱都花光了,这个国家很可能就彻底丧失信用,也不存在还钱的可能。
因此,货币互换相当于承担别国的金融系统风险,是一种“为兄弟两肋插刀”的行为。
中国,就在2014年为濒危的阿根廷政府兜底近200亿人民币,该国至今仍未归还。
那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扩大和日本的货币互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