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减持新规),其积极意义显而易见:对于那些惯于利用市场漏洞套利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限制其减持行为,在客观上的确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然而,减持新规也可能导致“打击面”过大。单就减持新规可能造成的市场流动性紧缩而言,其可能放大股权质押风险,在造成市场扰动的同时,开办股权质押业务的金融机构也可能因此被牵连。
近期,A股市场连续一个多月震荡下行,伴随着市场跌势,有证券公司研报显示,截至5月23日收盘,A股股权质押交易低于警戒线、需要追加担保品的股票有223只,市值共计1182.66亿元(以质押率4折、警戒线150%计算),相比质押发生日的总市值2347.98亿元,已经接近腰斩。
总体来看,面临质押风险的股票以中小创股票为主,这也是为金融机构捏一把汗的重要原因。不得不说,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不够审慎,股权质押业务也不能幸免,在成熟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对业绩不够稳健的小市值股票的警惕性是很高的,要么不受理其股权质押申请,要么会给一个很低的质押率,可能只有20%。而在A股中小创股票上,金融机构做股权质押的实际质押率,创业板约为30%-35%,中小板则高达40%-45%。
金融机构对待中小创股票的股权质押缺乏审慎,在一般情况下是没问题的,但当下,高压监管之下再出减持新规,却令金融机构很被动。一般情况下,股价触及警戒线可以要求追加保证金,触及平仓线可以强行平仓——— 即便上市公司业绩很差,只要壳资源还有价值,对股票的流动性就不用过度担心。而当下,壳资源价值持续缩水,中小创市场的流动性已不复从前,减持新规出台后,将加剧这种状况。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减持新规出台与否,当前金融去杠杆和高压反腐的监管逻辑和中小创的估值状况,决定了中小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线和大势还是去泡沫,与之伴随的是流动性趋弱。就减持新规而言,其出台的本意在于稳定市场,以最大程度减小A股市场化改革的阻力,使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但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6月1日,A股百股跌停,创业板指数大跌2%,说明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此外,限制减持政策的出台,也会令估值处于高位或其他有减持需求的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提前、集中兑现1%的减持额度,这在短期内显然加剧了市场波动和流动性趋紧的速度。而未来一段时间,如果上市公司股价集中触及股权质押的平仓线,金融机构可能会面临不能顺利平仓的风险。
应该说,当前A股趋向市场化的监管思路仍然是足够清晰、有连续性的,减持新规和IPO略微放缓很可能只是策略性的政策变化。就当下而言,A股股权质押触及警戒线的规模尚不足以引发金融风险,但可以肯定的是,减持新规将会加剧中小创去泡沫进程中的流动性紧缩,这对于开展大量股权质押业务的金融机构来说,是实实在在的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