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三板 / 融资 创业 / 动态 / 观点 > 新三板分层管理实施,良性秩序渐显

新三板分层管理实施,良性秩序渐显

2017-07-05 17:18  来源:中国网财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中国网财经

  新三板分层管理实施,良性秩序渐显


  截至7月5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已达11298家,申报及待挂牌企业876家。在拥有如此庞大体量的资本市场中,严格完备的制度尤为重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规范性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一旦违规,无疑会触及监管机构的监管红线。

  

  6月30日晚,股转系统发布公告称,共有108家公司未能按照规定时间披露2016年年度报告,其中,18家公司被强制摘牌。对此,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为股转系统“点赞”,他说:“新三板通过自去年以来对市场主体和交易主体的严厉监管处罚,以及摘牌制度征询意见稿的发布和强制摘牌的执行,股转正在慢慢努力构建新

三板市场优胜劣汰的良性规则。”


  不过,由于本次未披露年报的108家挂牌公司中不乏部分优质企业,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是一个初级市场,应加快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改革完善来吸引和稳住优质企业。


  摘牌背后:有的坐等摘牌瞒“家丑” 有的意欲IPO


  6月30日股转系统发布的《关于未披露2016年年度报告公司终止挂牌有关情况的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108家未披露年报挂牌公司中,90家公司暂缓摘牌,其余18家公司已摘牌完毕。


  对于挂牌公司不披露年报现象,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认为这其中有“家丑不外扬”的意味。“可能是企业财务数据恶化,或者内控出现问题,审计师会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报告。这种情况企业不愿意为公众所知,否则对股价,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干脆坐等摘牌。”


  张驰还补充道,未披露年报的也有部分有IPO计划的优质企业。由于IPO对数据审核更加严格,企业梳理数据的工作量很大,而且数据要和新三板披露的一致,而摘牌之后财务数据梳理工作就会更加灵活。面对这种情况,企业一般会选择主动摘牌,但也有没来得及,便选择不披露年报而被强制摘牌的企业。


  此外,周运南向中国网财经记者透露,不排除部分企业“恶意摘牌”。他解释道,挂牌企业通过故意不发布半年报或年报,也不履行主动摘牌程序,以求达到被股转强制摘牌的最终目的,来跳过正常的主动摘牌流程,逃避执行异议股东合法权益保护方案,达到以最少的成本最快的时间实现摘牌。


  新三板优胜劣汰良性秩序渐显

  事实上,上述股转系统对未披露年报企业的处理,是摘牌制度的具体实施,是对相应制度的严格执行。而在制度完善方面,近期,股转系统发布的一系列监管公告也向各界释放出强力监管的信号。


  “加强监管是新三板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趋势,新三板很多制度都在逐步规范,不断完善。”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

在此前的报道中,也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新三板将不断规范成为一个“有进有退”的市


  对此,周运南指出:“通过自去年以来对市场主体和交易主体的严厉监管处罚,以及摘牌制度征询意见稿的发布和强制摘牌的执行,股转正在努力逐步构建新三板市场优胜劣汰的良性规则。”


  新三板二次创业仍需制度不断完善


  尽管强力监管措施过滤掉一些问题企业,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本次准摘牌的108家企业中也有部分优质企业。因此,要想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稳住更多优质企业,业内人士指出,加强监管的同时,还需制度不断完善。


  “现在是新三板发展的特殊阶段,这么多企业宁愿摘牌,最核心的是新三板和A股的对接制度没有捋顺”,张驰还补充道,激活流动性的制度是新三板第一需要的,尤其是解决创新层的流动性问题。


  付立春对制度完善也有很多期待,“针对不同的企业,特别是为被埋没的低估值高潜力的优质企业,无论是在定增发行,还是二级市场交易过程中,配置更多投资机构的资金,提供一揽子流动性解决方案”。他还表示,这需要协调各方,共同来呵护新三板优秀企业以及新三板这个新生事物发展。


  上周,发改委通知中提及了“完善新三板分层管理,推动融资制度规则创新,完善摘牌制度,修订《股票转让细则》”四点内容。


  周运南认为,以上四点内容就是新三板市场当前最需要的改革配套方向。其中“完善分层管理”可能将主要着眼于落实差异化制度供给、差异化服务和监管以及适时再分层,“推动融资制度规则创新”主要着眼于在新三板试行储架发行和小公开发行,“完善摘牌制度”主要是完善去年10月股转发布终止挂牌征求意见稿并落地具体实施意见,“修订《股票转让细则》”是指对2013年底的试行转让细则进行修订。以上改革若能尽快落地,新三板的二次创业就能尽早成功。


  关于新三板分层管理的文章已看完,大家看完本文有所了解,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


  推荐阅读>>>


  听任志强品评当前的房地产形势


  随着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借款逾期现象凸显,暴力催收等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P2P平台开始寻求转型,其中供应链金融被视为切入的新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