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企业为了IPO主动摘牌并不意外,意外的是部分企业刚来就要走,挂牌时间越来越短。着急离场背后的秘密,唯有企业自知。
7月新三板摘牌数创单月最高:部分企业匆忙离场
截至目前,股转系统仍在陆续发布新三板企业摘牌公告。7月19日,6家企业宣布从新三板退市。7月20日,7家企业公告摘牌。进入7月份以来,已经有70家企业主动摘牌。而此前,上半年摘牌数最多的6月份仅有44家。
以7月19日摘牌企业数据为例,天天美尚(834717)、天合石油(833537)、达海智能(831120)、甘肃金海(839891)、丽仁股份(871046)等将在7月20日起终止在新三板挂牌,其中,仅甘肃金海、丽仁股份2家企业披露年报。
6家企业中,丽仁股份挂牌时间最短,仅在新三板驻足了4个月;达海智能新三板历时3年,在上述6家企业中挂牌最久。其余企业有1-2年的挂牌历史。
从数据来看,这6家企业增发实施次数已经分化,天天美尚挂牌以来募资3次。达海智能、天合石油分别有过一次经历,其余3家企业无融资。从募资额来看,天天美尚共3.87亿,达海智能和天合石油分别融资4800万和2000万。
一位不愿具名的新三板券商负责人表示,企业现阶段摘牌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就是市场信心不强,“短期内,流动性差,融资差,监管还异常严格。”
据中信新三板7月跟踪报告显示,2017年6月新三板拟募资总额上升,实际募资有所下降。六月份新三板市场按增发预案统计的拟募资总额合计180亿元,较五月份172亿元出现小幅上升。实际上,六月完成募资总额仅为103亿元,较五月实际完成的126亿元有所下降。
截止发稿,仍有企业陆续发布摘牌公告。
任性摘牌背后:券商建议
除了因IPO、业绩较差、监管等原因不得已退场之外,摘牌企业中不乏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仍以7月19日6家摘牌企业数据为例,达海智能、丽仁股份、天合石油2015年的净利润均超过1000万。
离开新三板可以,但为什么要这样迫不及待?
“当初在饭桌上随口说了句摘牌,结果大家都同意了,那就摘了”,一家挂牌新三板仅有几个月便要离场的广东某企业董秘告诉挖贝网。
该企业负责人直言,“新三板现在流动性远没有我们预期的好,不玩了。”
相比辛苦筹备挂牌所做的努力,说走就走听上去有点不计成本的任性。不过,该董秘透露,“公司挂牌新三板的过程很简单,除了交给中介的挂牌费,并没有付出其他过多的成本。我们公司之前是冲着纳斯达克去的,财务等各方面已经规范了, 当时因为某风波牵连,才来了新三板。”
上述董秘接着指出,火速离开新三板的另一个原因是付出与收获不匹配,“等了几个月,发现市场不太活跃,而且监管越来越严,一不小心就会被罚,摘牌还能节省每年大量的挂牌成本费,所以,就决定走了。”
优质企业尚且被监管问题困扰,对于部分本身存在问题的企业而言,勉强上了三板之后,就更加容易违规。一家北京地区的投行合伙人讲述了问题企业的选择通常就是摘牌,“券商因为怕担风险,劝其摘牌。”同时,对于企业而言,由于运营成本上升,本身规模就小,给中介的费用常常高于企业的收入,这种尴尬也是加速了离场时间。
据广东地区的董秘透露,公司决定摘牌也是经过其主办券商建议的。
上述北京地区的投行合伙人认为,部分资质太好的企业,上了新三板发现对企业并没有什么帮助,直接摘牌IPO。
上述广东地区的董秘关于融资的看法印证了这位投行人士的观点,“企业挂牌至今没有融资,但在新三板即使融到资,数量也十分有限,考虑到定价不划算,觉得没必要,就摘牌了。”摘牌后如何融资,该董秘接着说,“我们企业本身不错,在当地已经有人愿意投资了。现在一些熟悉的朋友投资,基本上能满足公司的发展。”据透露,该公司的计划是三年后IPO。
不愿具名的新三板券商负责人分析企业专心IPO的情况时解释道,“目前转板的案例,大多数IPO的报告期内的财务数据都较三板期间的做了调整,因为,保荐团队与新三板团队的看法、专业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企业就不挂牌了,或者直接摘牌,这样就只听保荐团队的专业意见和辅导即可。”
在挖贝网与企业了解的过程中,鑫陶股份等多家之前挂牌没多久就退市的企业负责人也向挖贝网表达了冲刺创业板的计划,“选择摘牌,公司有公司的考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