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短短几年的时间,共享经济在中国迅速崛起并走向繁荣,共享产品则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走入人们的生活。现如今,只要想象力足够,似乎任何产品都可以变成“共享”:找一个脑洞大开的创意,安上密码锁,可以扫码支付——就成为了一种新的共享产品。正因如此,共享经济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泡沫,一场共享经济大洗牌或正在来临。
如今,共享经济欣欣向荣,共享产品则遍地开花,花样百出:
共享单车:
目前上市面上出现的共享单车品牌都有: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智享单车、永安行、北京公共自行车、骑点、奇奇出行、CCbike、7号电单车、黑鸟单车、hellobike(哈罗单车)、酷骑单车、1步单车、由你单车、踏踏、Funbike单车、悠悠单车、骑呗、熊猫单车、云单车、优拜单车、电电Go单车、小鹿单车、小白单车、快兔出行、雷杰斯单车、智享出行。
共享汽车:
共享健身房:
共享雨伞:
只要想象力足够,似乎任何产品都可以变成“共享”:找一个脑洞大开的创意,安上密码锁,可以扫码支付——就又成为了一种新的共享产品。
这就是共享经济吗?究竟何为“共享经济”?“共享”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对社会闲置资源使用权以更便宜的价格进行团购,用户的目的是抢夺满足日常的各种资源的调配,企业则首先是占领市场,而后建立属于自己的平台和体系,构建与之相应的商业场景,调动社会闲置资源,进而实现社会闲置资源的商业变现。共享经济核心机制:动态定价、自由时间与双向约束,其优势在于整合了社会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让整个社会资源和用户需求形成双向匹配,优势互补。
“共享经济的两大内涵是资源是否流动起来,及是否运用了第三方的互联网平台。 ”青岛社科院专家认为,目前资本涌入共享经济市场,大多集中在日用、交通出行等生活消费型的共享商品中,如单车、雨伞等。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产物,其一大特征是资源是流动的,消费者无需将其购买就获得使用权。
共享资源原本是集结社会的闲散资源,方便用户的同时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推动整个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但而今的共享经济俨然成为基于人为使役下的“人造经济”,竞争的加剧造成共享经济过度惨杂人为和资本的驱使,造成资源的严重拥堵和浪费,这本身就是伪需求,也自然是一种伪共享,资本盲目跟风,最后残存下来的难免是市场份额、体系、场景、流量兼备的巨无霸,互联网一面是不可限量的康庄大道,另一面则是泡沫之后的哀鸿遍野。
真正可以拿来共享的,是那些高门槛,高成本,高价值的出行,家政,餐饮等高频次,高成本又远离法律和道德界线,满足大多数人日常需求的领域,以滴滴、Uber为代表的出行共享,以Airbnb为代表的空间共享,以星域CDN为代表的云计算资源共享,这些都是绝对有需求,有门槛的资源产业,是能够实现社会资源和用户双向需求的刚需产业。但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和共享太空舱如此物品共享,唾手可得,随手可携,共享的意义和价值何在,需求性和普适性太过狭窄,跟风罢了,共享太空舱更可能助长情色交易恶风,除之而后快。
共享经济的过程是集结社会空闲资源,占领市场,建立体系,形成场景,最后实现平台大一统,携用户而令天下,实现资源的统一分配,这其间有一个核心和根本的战略点就是资源的管控和体系的运营。共享单车的尸横遍野,共享电瓶车,共享汽车一样没有幸免地遭遇破坏,如何实现资源的保护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是一个致命难题,能够撑起这个庞大运转系统的体系的支付系统的安全性、用户隐私、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提升和改进用户的迭代体验亦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结束语:像美国互联网泡沫一样,资本所撑起的泡沫在巨头的一统下终化作乌有,管理的疏漏,运行的繁杂,第三方体系的角色定位如何深入人心,像淘宝一样实现购物共享,如微信一样实现信息共享,显然不是跟风者所能到达,当悟空单车创始人叹息连被收购的价值都没有时,依然还有自命不凡者刚刚开始入局共享单车,最后踩着共享大战尸骨堆冲出来的又能剩多少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