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身残志坚,看和贵林如何从普通农民变身“养鸽大王”
“我要争取成为村子里的养鸽大户,让附近想养殖肉鸽的人们都来家里参观学习养殖肉鸽的技术,不用再到其他地方去了。”这是古城区文化街道办事处文化社区永红居民小组的肢体残疾人和贵林的心愿。
8月11日,在和贵林新建的鸽圈里,一只只体硕毛亮的肉鸽一会啄食,一会飞到水盆边戏水,健壮活泼。“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发展到300多只了。”和贵林介绍。
今年48岁的和贵林一直在家务农,靠辛勤耕种家里的10多亩地、经营一个小卖店和鱼塘,他将两个女儿抚育成人。2012年他在修建住房时左手受伤致残,他被选为残疾人联络员,得到残联的关爱参加了电焊、电子商务、养殖等方面的培训,他说自己虽然因伤致残了,但是生活却向他打开了另一扇门,让他和家人的生活有了新天地。
2016年10月,市残联组织一区四县的部分残疾人到永胜县期纳肉鸽养殖大户王化鹤家学习肉鸽养殖技术,3天学习结束后,残联决定向有意发展肉鸽养殖的残疾人学员每人发放了20对肉鸽,支持和鼓励他们回到家乡后从事肉鸽养殖业。
当年12月,和贵林在残联免费提供的20对肉鸽的基础上,又自己买了10对肉鸽在家里养殖肉鸽。
刚开始,他将30对肉鸽饲养在笼子里,每天定时喂食。两个月后,他发现丽江早晚温差大,肉鸽难以适宜,加之笼子里圈养的鸽子活动量小,产蛋率低,肉鸽繁殖和生长都比较慢。他决定修建鸽圈改变养殖方式将肉鸽放养。与家人商量之后,他拿出家里3万元的积蓄,购买空心砖、水泥、钢架、蓄水桶、水管,在院子背后的田地里修建了一个60平方米的鸽子圈。
这是一个新式的鸽圈,打了水泥地坪,考虑到通风、采光等方面的需要,安装了窗子,屋顶装有玻璃瓦。圈内还有一个安放在钢架上的不锈钢水桶,和贵林解释说这是贮存肉鸽饮用水的容器。
养殖肉鸽对于和贵林来说是一件新生事物,与种田不同,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通过电话询问期纳养鸽专业户王化鹤,自己观察,慢慢地,和贵林逐渐了解了鸽子的习性。“鸽子喜欢吃玉米、小麦、豌豆,还要经常喂点保健沙帮助消化,它们还喜欢玩水,每天都要给它们换两次水。卫生防疫对于养殖业来说也非常重要,每天都要打扫两次圈房。”在与鸽子的朝夕相处中,和贵林还了解了识别肉鸽性别、健康状况的方法,“如果两只鸽子关在一起经常打架那就是同性。如果鸽子叫声与以往不同那它有可能生病了。”
目前,和贵林饲养的肉鸽已经有300多只了,但还没有能力定点、定期售卖。“只有达到1000只以上的规模才能形成繁殖、饲养、售卖的循环链,定期供货。”因此,他的目标是到明年使肉鸽数量达到1000只以上,“那时,我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带动村里的残疾人发展肉鸽养殖了。”
以上就是新三板创业资讯,更多资讯请关注财经365新三板创业频道(原标题:古城区文化街道和贵林身残志坚,艰苦创业成为“养鸽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