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不少年轻人开始逃离“北上广”,由“孔雀东南飞”变为返乡创业,不但使自己致富,还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与农业发展,可谓一举夺得!
80后退学经商,又弃商从农 返乡当起“猪倌”
忠县双桂镇农桥村的马刘洋曾是四川外语学院学生会会长,因重病意外退学,几经周折后,他开始回乡创办特种野猪养殖场,10年间不仅成了重庆市特种野猪养殖的领军人物,还成立了合作社,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回忆起退学创业的缘由,马刘洋说是因为人生和他开了场玩笑。2000年,18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外语学院,后又当了院学生会会长。入学仅半年,一场突发性心脏病将他送进手术室,为了给他治病,父母花掉大笔积蓄。康复后,他几经思考,最终决定退学创业,减轻家人负担。
退学后,马刘洋先后从事过不同行业,也创办过互联网公司。在一次聚会上他初次尝到朋友从北方带回的野猪肉,发现野猪肉味道鲜美,肥而不腻,很受朋友喜欢。经调查他了解到,野猪不仅售价高,好养活,而且重庆市场上几乎没有野猪肉产品。2007年,马刘洋毅然转让了盈利中的公司,弃商从农,走上了“猪倌”之路。
从没养过猪,甚至没做过农活的“门外汉”,场地、技术、销售等都是马刘洋创业路上的拦路虎,但所有的障碍都没能难倒他。他用14万元的启动资金,在歌乐山上租了间70平米牛棚改造成养殖场,买了几十头野猪幼苗,没钱请工人就凡事都自己干。冬天青饲料短缺,马刘洋冒着雪也要上山打猪草。2吨多的酒糟料,他一个人用背篓一趟趟的从马路边背到养殖场,每天从晚上六点多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庆幸的是,在马刘洋的精心照料下,野猪长势喜人,出栏率高,养殖场创办仅3个月就开始盈利。
同年,马刘洋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回到忠县的马刘洋,将野猪养殖场的规模扩大到了1000多亩。2010年,凭借之前攒下的口碑及稳定的客户群,马刘洋领建了重庆猪太郎农业股份合作社,打算带领乡亲们共同脱贫致富。
合作社成立以后,马刘洋考虑到村民们的顾虑,决定采用“合作社+农户+第三方”的发展模式,先将猪仔赊给社员喂养,而且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打针喂药,这样不仅最大限度的降低社员的养殖风险,也能降低合作社的养殖难度。
截至2015年底,合作社共计培训2600余人次,实现销售产值1300多万元,先后指导建设规模化养殖场12个,带动了800多名人员就业,实现了特色养殖规模经营效益提升和农民增产增收共赢。
85后“上班族”变身“农场主”
广饶县李鹊镇小张村村西边有一片1130亩的家庭农场,这是“85后”女大学毕业生刘超的承包地。
去年,刘超经营的“守凤家庭农场”全部种植了胡萝卜,订单式的生产销售模式,给她带来900万元的收入,她说:“没想到家乡成了我的新起点,实现了我的创业梦。”
2011年7月,刘超从山东师范大学管理系毕业,通过层层筛选,她顺利进入上海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成为标准的“上班族”。工作努力地她,不久后就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工作环境和待遇也非常优厚,这样的工作生活曾让她想过要扎根异乡。
然而,在上海工作三年,南方的城市几乎都被她转遍,这无形中也让她看到了农业商机,她意识到家乡的农业发展大有可为。2015年春节,怀揣着对农业发展前景的认可,刘超毅然辞职回乡,成为“家庭农场主”。
刘超说:“返乡创业初期,最大的感触就是和父辈们的理念差别太大,他们种植靠的是多年的实践经验,而我更多是想尝试一些新的种植技术和不同的品种,搞多元化经营。”说到从大都市来到小农村,刘超感慨地说:“在农村没有大都市的拥挤和喧嚣,虽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但过得比城市舒服。”
返乡创业之后,刘超并没有直接接手经营农场,而是到广饶县参加农业局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对于“一号文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中央最新涉农政策,刘超张口即来。刘超说:“县里只要有农民培训班我就去,因为我毕竟不是学习农业出身,听听当前的农业形式和以后的发展方向,对以后经营农场有很大的帮助。”刘超明白,现如今要发展农业,离不开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绿色的生产循环方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返乡当年,刘超就为千亩胡萝卜种植基地引进了水肥一体化设施,48小时就能完成整个农场的浇水施肥,省时省力。学过管理、做过财务的刘超慢慢赢得了父亲认可,她还利用第三方支付等解决了农资买卖、胡萝卜交易时需要反复跑银行的问题。
现在,刘超正在探索“羊-沼-菜”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家庭农场场区内,一座沼气池正在悄悄的发挥它的作用,它上承养殖业、下连种植业,把养殖区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厌氧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加工成有机肥,为农场提供清洁能源及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