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孙远之)3月1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学前教育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最快的一个部分,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一块短板之一,“目前我们有4600万在园幼儿,缺教师71万,缺保育员是76万。卫计委预测2020年有431万幼儿到达入园年龄,我们要缺29万老师,缺14万保育员。两部分加起来,我们缺100万教师,缺90万保育员,一共190万。”
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兼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直言:“据我了解,像我们园这样一个班二十几个孩子的情况很少,只有一些高端的私立幼儿园能够做到。而班容量大、幼师短缺这个问题,未来几年都不会得到缓解。
中国幼师及保育员为何会有如此大的缺口?
工资少压力大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国2016届“幼儿与学前教育”职业类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504元,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低872元;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从事“幼儿与学前教育”职业类群体,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06元,比全国高职高专平均水平低了893元。
就2016年人均收入最高的北京而言,一位公立幼儿园的老师对记者说,一个公立园在编老师的收入大概是5000元到6000元,和小学老师差不多,但非在编老师,也就是合同工的工资也就两三千元。而私立园的老师收入普遍在两三千元,根据学历来定,高档私立园的老师收入较高,一般在5000元到10000元。
《中国教育报》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单就工作时间来说,超过半数的教师表示,他们的工作时间在8~10小时,而有22.14%的教师表示,工作时间超过了10小时。
一项针对北京市50所不同体制幼儿园的447名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出现明显倦怠倾向的教师人数高达一半以上。按被调查教师所选题目的百分比排序,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依次表现为疲惫不堪(88.5%)、担心出事(86.7%)、焦躁不安(65.9%)和经常只想一个人待着什么话也不说(65.6%)。
缺乏认同感
采访中,一位幼师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告诉记者,当一名幼师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快乐的!”“但是改变社会大众对我们的认识非常难,即使一些家长也认为我这个学历来幼儿园有点大材小用”,这些一度让她充满“无力感”。
胡华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原因,现在的人普遍都比较浮躁和焦虑,很难沉下心来;幼师缺口大导致的班容量过大,高强度的工作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对在职幼师的教育和培训指向性不明确,政府部门的有效指导或第三方机构的检查和督导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胡华心里,幼师是一个入职门槛极高的行业,这个“门槛”并不是指学历或技能,而是指要拥有一种特殊的天赋。“幼儿教育从业者应当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天生喜欢孩子’的人群中的一员。他们必须有对噪音、啼哭、非理性行为、无序场景有很强的容忍及处理能力;他们需要强大的心理机制以适应与未知复杂系统打交道、并能够在接收大量无效信息的前提下,继续对该系统输入大量的有效信息的能力。”
澳门大学公共事务专业教授王建伟表示:“幼师行业缺乏规范的监管制度,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层层监管,层层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孩子是弱势群体,需要政府保护;另一方面,规范的监管制度也有利于幼师行业发展。”
对于幼师这个行业你怎么看?你愿意从事幼师这个职业吗?
想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财经36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