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三板年报披露已结束,27家保险类挂牌企业中,有26家公司公布了年报,其中7家亏损,19家盈利,合计净利润1.76亿元。1.76亿这个数字相对于A股上市的大型险企来说微不足道,行业马太效应明显。以中国平安为例,去年公司实现623.94亿元的净利润,平均每天净赚1.58亿元,是新三板26家企业净利润总和的300多倍。
7家挂牌险企去年亏损
去年8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阐明了保监会支持保险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的总体态度,确立了鼓励采取做市或竞价等更公开透明转让方式的政策导向。随后保险类企业争先恐后涌向新三板,形成密集挂牌之势。截至目前,共有27家保险类企业进驻新三板。
不过一阵风之后,才发现现实很骨感,中小险企的逆袭之路依旧充满荆棘。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27家挂牌保险类企业中,除了创悦股份之外,其余26家公司已经全部披露了2016年的年报。从披露的情况来看,有7家公司去年仍处于亏损状态,占比达到26.9%;19家公司盈利,但是盈利额度非常有限,其中盈利最多的企业是盛世大联,去年的净利润为5075万元。
26家保险类公司累计的净利润为1.76亿元,不及大型险企的一个零头,马太效应明显。根据中国平安的年报,去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23.94亿元,同比增长15.1%。623.94亿元的净利润平均到每日为1.58亿元,也就是说26家险企一年的收成所得只相当于中国平安的日均收益。
众诚保险是目前亏损金额最大的新三板保险类公司。4月初,众诚保险发布了新三板挂牌险企的首份2016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众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利润总额-1654万元,比上年度减亏7191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97万元,同比减亏60.12%。
“2014至201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亿元、-0.82亿元和-0.33亿元,实现连续两年大幅减亏,综合成本率明显下降,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推算,预计将在2018年实现盈利,2021年弥补开业以来的累计亏损。”众诚保险有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华凯保险去年出现业绩跳水,净利润同比下降4428.8%,位居新三板保险类企业利润降幅冠军,全年亏损1106万元。
“出现冰火两重天这种情况并不意外,保险行业的资源越来越集中,大型的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已经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中小险企想要打出一条通道并不容易,特别是目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更是难上加难。未来五年会有一波大浪淘沙的过程,一些自身经营不善、股东背景不强的险企存在被淘汰的可能。”一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仅有7家公司实现交易
业绩不佳也造成新三板保险类企业的成交不活跃。根据统计,目前,保险类公司有过股票成交的只有7家,另外有20家企业自挂牌以来,未产生过交易,累计交易额7.24亿。
盛世大联的表现最为活跃,上市以来共成交6.28亿元,也是目前新三板保险类挂牌企业成交额唯一过亿的企业,其成交额占整个板块成交额的86.7%,可谓一枝独秀。4月28日,盛世大联披露2016年年报,去年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5万元,同比增长67.78%。盛世大联表示,2016 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增长,主要原因是业务涉及地域的增加,业务营销网络化推广力度的加大,导致公司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据悉,盛世大联成立于2007年,于2014年12月31日挂牌新三板。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市场服务,以保险产品代理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专业保险代理公司。
除了盛世大联之外,众诚保险、同昌保险和众信易诚的成交额也都超过千万元,分别是4393万元、3423.16万元和1103.6万元。“虽然公司目前还在亏损,但是整体业绩一直在改善,因此一些投资者会主动找上门,我们也会联系一些投资者参与交易,所以整体交易情况还算理想。”众诚保险相关人士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引人注意的是,虽然新三板保险股交易清淡,但个别险企市值较高。比如,众诚保险新三板总市值高达37.50亿元,盛世大联也达到18.58亿元。
“流动性问题一直是新三板的阿喀琉斯之踵,保险行业自然也不例外。目前挂牌新三板的险企,要不就是规模太小,要不就是达不到IPO的标准,最终退而求其次。不过新三板也是个价值发现的地方,一是成为公众公司后,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知名度;二是如果企业本身能够发展,也会引来资金关注。中小保险机构最近几年没有主板或创业板上市的情况,顶多是借壳上市,登陆新三板是不错选择。” 华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廖伟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登陆新三板后在融资功能以及股权转让方面都有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