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经历去年爆发式扩张后,部分挂牌企业今年已现业绩“大变脸”,引发市场关注。2015年完成8000万元融资的医疗器械公司枫盛阳(430431.OC)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高达1.88亿元,截至6月末净资产仅剩下1000万元,一度引起业界哗然。不过相比现代农装的“变脸术”,枫盛阳仍略显单薄。
而现代农装这家“明星企业”又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稀烂的?
“明星”陨落
资料显示,现代农装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机集团”)实际控制、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研究院(下称“农机院”)控股的农业机械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公司拥有多位院士,代表了我国农业装备业的领先水平。
2006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此后业绩持续高速增长,2012年公司年营收达到20亿元、净利润4800万元。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中,这样的基本面表现可谓“鹤立鸡群”,自然让市场对公司转板的预期颇为强烈。
2012年11月,现代农装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先后审议通过了18个月内在中小板(0.00,0.000,0.00)上市的议案。2013年12月,投资者们赶在年底之前把资金打入了现代农装的账户中,这是现代农装最后一次定增,也被认为是现代农装的Pre-IPO募资。
此次定增吸引了不少知名机构投资者,其中也包括公司主办券商申银万国证券直投部门和证券业大佬阚治东旗下的投资机构。公司以8.1元/股的发行价格募资3.24亿元,为当时的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募资规模之最。
不过,公司随后公布的2013年年报却让市场大跌眼镜,公司从2013年上半年盈利1500多万元毫无征兆地变成全年亏损6900万元,并由此进入了业绩“自由落体旅程”,2014年公司净利润为亏损1.1亿元,2015年继续亏损3.7亿元,今年上半年已经亏损1.18亿元。市场分析人士不免忧虑,按目前这样的亏损速度,现代农装将可能很快将耗尽剩余2.9亿元净资产,从而戴上ST的帽子。
即使目前账面反映的亏损似乎也有所保留。2015年11月,证监会就现代农装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充分,对于公司予以警告和并罚款。相关公告显示,公司2013年年报、2014年半年报中利润总额分别多计约1700万元和约4000万元,年报存在虚假陈述。2015年5月,证监会就现代农装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对公司立案调查。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案件未有进展。
大股东“空手套白狼”
在市场交易和融资功能逐渐萎缩之时,并购重组成为评价新三板市场功能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挂牌企业谋求利用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然而,并购却成为现代农装投资者的“噩梦”。
2011年底,现代农装以总价6400多万元从母公司农机院和个人股东手中收购了中机北方机械有限公司(下称“中机北方”)70%股权,收购资金来自募集资金;2012年,现代农装以2.9亿元的交易价格从母公司农机院收购洛阳中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洛阳中收”)100%股权。2011年底,现代农装仅参股一家公司,但到了2015年底,公司已经参股、控股了9家公司。
有投资者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按照现代农装当时在股东大会上的说法,公司上市必须消除同业竞争,需要对母公司旗下的同行业资产进行收购整合,根据有关部门认定的评估值,能够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然而,母公司注入进来的资产却成了现代农装沉重的包袱。公司年报显示,2014年,洛阳中收和中机北方分别亏损3700万元和2500多万元。2015年,仅洛阳中收、中机北方、中机南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机南方”),以及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机美诺”)四家子公司就带来2.56亿元的亏损,占挂牌企业当年亏损总额的70%。今年上半年,现代农装9家参股、控股公司继续全线亏损。
这些“扶不起”的子公司当初并购估值是如何得出的,公司并没有披露,公司董秘办对本报记者问询亦不予置评。
不过,本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在国机集团官网2011年11月17日发布的新闻中有这样的表述,“根据决定,国机集团将中收总公司委托给中国农机院进行管理;洛阳中收经股权无偿划转和协议转让后,成为中国农机院全资子公司。”这也意味着,农机院在将洛阳中收注入现代农装的同时,将2.9亿元的交易价款悉数收入囊中。
颓势如何扭转?
曾经具备主板上市资质的国有高新科技企业,仅几年时间已沦落为新三板挂牌的“差等生”。领先的科技水平、农业现代化的巨大需求和大幅提高的财政补贴都没能阻止现代农装的步步滑落。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农机工业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大关。不过,作为农机院直属企业,现代农装却身患“三高”:库存高、应收账款高和人才流失率高。2016年半年报显示,公司6月末存货账面余额高达12.6亿元,其中库存商品7.9亿元;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5.19亿元,其中账龄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9100多万元。
公司在2016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农机业务形势不容乐观,为了应对持续经营能力的风险和农机制造标准升级,公司将加紧催收应收账款,主要工作放在清理库存。不过,在清理库存方面,现代农装面临来自民营企业的低价竞争。由于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又有德国、日本知名品牌的有力竞争,现代农装的销售毛利率从3年前的21%迅速下滑到目前的15%。
公司表示,农机行业创新不足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和供不应求交织,此外,在政府补贴方面,虽然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236亿元,但是低附加值的过剩产品被剔除出补贴目录,因此公司如果不能增强自身产品技术竞争力,产品将很快处于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当然,为了避免ST,要扭转公司基本面的颓势,现代农装和实际控制人也在尝试改变。此前,2015年公司邀请阚治东作为中小投资者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希望借助这位市场大佬的力量来改变公司连年亏损的局面。
而现代农装也正计划摆脱身上沉重的负担。今年上半年,国机集团旗下的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一拖”)作为“白衣骑士”托管了洛阳中收和中机南方,并对洛阳中收增资1.9亿元,成为控股股东。现代农装在半年报中称,此次关联交易有利于减轻洛阳中收亏损对公司的业绩压力和偿债压力。
现代农装在2016年半年报中称,将统筹制定公司扭亏脱困规划,措施包括对经营不善的公司逐步退出,实现经营轻装上阵。另外,公司将会依托母公司中国农机院国家级研发平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占据行业制高点。
不过,截至目前中国一拖还未实施向中机南方的增资谋划,负净资产的中机北方也仍然没有找到接盘侠。与此同时,公司一系列人事变动却带来了投资者的不安。
2016年3月,公司副总经理、原中机南方总经理刘广玉因个人原因辞职。今年4月,就在2015年年报公布前,农机院法定代表人、原院长李树君辞去现代农装董事长的职务,至今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仍然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