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以来有64家新三板企业实施了69次股价超过50元的定向增发,定增价格超过100元的有14次,新三板定增价格水涨船高。
然而股价在二级市场频频折戟让投资者损失惨重,高价定增股成新三板市场最大雷场。究竟谁是导演高价定增戏码频频上演的幕后推手?截至2017年5月5日,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有64家新三板企业实施了69次股价超过50元的定向增发。其中,科立森的增发价格达到了588元,都已经超过了A股的“股王”贵州茅台,成为继九鼎集团2014年创下的610元新三板定增价记录后的第二高定增价。此外,在已经完成定增的新三板企业中,定增价格超过100元的还有爱问科技等14家。新三板市场高价增发频发,既有投资者热捧的因素,也有企业想通过高价增发坑一些接盘侠,想达到赚一笔快钱的目的。
那么,哪些高价增发的公司最终成为了金矿,让投资者赚的盆满钵满,哪些公司最终成为了雷场,把投资者炸的支离破碎呢?
软件行业成高价定增最大雷场
上述64家实施高价定增的企业中,有48家企业在二级市场有成交记录,有多达40家企业的股价自增发公告日至今有不同幅度的下跌,其中更有33家企业的股价跌幅超过50%,几乎个个是雷,稍有不慎便踩中引爆,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菁优教育的定增价格达到57元,而目前最新的股价仅有0.01元,股价跌幅达到99.98%,跌幅堪称恐怖;而杨幂执掌的嘉行传媒最近的股价仅有2块钱,相比其78.95元的增发价,已经跌去了97.47%,惨不忍睹。
分行业看,定增后股价下跌的40家企业,有15家企业属于软件与服务行业,9家企业属于媒体行业,其他的企业分布于公用事业、综合金融和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软件与服务行业成新三板高价定增的最大雷场,投资者一旦涉入,面临着血本无归的惨淡处境。
新三板高价定增市场已经是一个到处布满地雷的雷场,即便杨幂这样的影视明星也无法成为投资者的救星,投资者一旦跑步入场,迎接他的不是欢悦的呼喊声,而是一个个地雷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IPO概念无力推动高价定增股鲤跃龙门
众所周知,目前的IPO速度越来越快,“即审即发”有望成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常态,展望新三板,目前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开始转板之路,部分企业已经处于IPO辅导甚至排队阶段。
理论上,参与那些有IPO概念企业定增的投资者,在利好消息对新三板定增企业股价的推动下,可以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投资收益。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无论是龙门教育,还是开心麻花,IPO概念无法带给投资者咸鱼翻身的机会。
资料显示,在上述40多家企业中,目前处于IPO辅导和排队阶段的企业有开心麻花、新数网络等5家,但其股价并没有因IPO概念受益,照跌不误。
在新三板高价定增这个市场,无论IPO概念,还是明星IP,都不是高价定增股鲤跃龙门的推动力。
业绩与股价背离,高价定增股成新三板“百慕大三角”
ST优服2016年营业收入0.62亿元,同比下降35.35%,归母净利润亏损1.34亿元,同比增长78.91%,而公司目前股价是36元,仅比增发价下跌48%;相比而言英雄互娱2016年营业收入达到9.36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5.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773.18%和3390.87%,其业绩都超越了好多A股上市的企业,但其股价目前仅有9.30元,相比68.53元的定增价格,已经下跌了86%,并且还有继续下跌的趋势。
表面来看,无论业绩好坏,无论是否有炒作概念,新三板企业高价定增后的股价走势与其经营业绩等严重背离,高价定增在笔者看来几乎成了新三板市场的“百慕大三角”,一旦进去便再无出头之日。
投资者的非理性或是推高定增泡沫的推手
资料显示,上述实施高价增发的64家企业中,除了新伟科技外,其余63家企业定增对象是合格投资者。换句话说,外部投资者成为了高价定增的接盘侠,玄机何在?
2013年新三板正式扩容,并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此期间,随着挂牌企业数量的日益增加,新三板市场的融资规模也不断增加。2010年新三板仅有三家企业通过定增方式融资1.6亿元,而2014年融资金额达到了128.3亿元,同比增加10多倍,2015年以后定增融资额则突破千亿规模。
伴随着融资额的飞速增加,新三板企业定增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2016年新三板企业定增的平均价格为8.9元,定增价格突破50元的有58例,定增价格突破100元的也有10例,均创历年新高,新三板定增中的非理性行为也开始显现。
在笔者看来,九鼎集团的610元定增价格也好,还是科立森588元的定增价格也好,新三板投资者的狂热是高价定增频发且投资者甘愿接盘的推手,对企业而言,它们无非是借助这股非理性的助力,顺水推舟,赚点快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