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新三板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压力都很大,因为过去2014年、2015年发的产品正面临到期,但很多都没赚到钱,亏的多。”上海鼎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张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另据私募排排网提供的数据,2016年全年,新三板私募基金平均收益为-4.44%,其中在对144只产品进行跟踪发现,只有51只产品收益为正,其余都在亏钱。
在此背景下,“现在很多私募已经把投资重点从新三板再次转向A股的IPO、并购、定向增发。”私募排排网产品研究员华荣杰对记者说。
一个利好消息是,5月10日,全国股转系统监事长邓映翎公开表示,国务院要求证监会、股转公司研究解决市场流动性,方案已定,将择机推出。此外,创新层的公司在2017年7月1日必须实行上市公司的审核标准,目前分层披露年报的时机已经成熟。
高点买入,短周期博取高收益期望成空
记者查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发现,截至目前,整个市场共发行了1008家新三板私募基金,除少数清算以外,还有938家仍在运行。
细看这些产品发现,仅一家成立于2010年,有748家集中于2014年至2015年期间成立。“这么多产品集中于这两年间成立,是因为2014年至2015年是新三板增长暴发期。”张高表示。
查看这段时间的新三板批数图,2014年7月,新三板走出往日疲态,从771点一路攀升、高歌猛进,在短短四个月内将指数抬升至2039点,增幅164%。如此高涨行情下令市场沸腾,资金争先恐后进场,随后仅用半年时间,就把指数再向上推高了1500点,直至来到3058点的巅峰位置,此前第三天A股上证指数也来到顶点。
新三板的这一拨牛市,与政策高度相关,“当时正在讨论在新三板增加一个战略新兴板,这个战略新兴板不要求企业盈利,即使企业亏损也可以上,只要有前景,能得到市场认可。这给市场带来很高预期。”张高回忆道。
“当时,经常有新三板的基金往公司跑,来路演。”一位曾任职于新华财富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回忆道。不过,指数走势与人们的预期相去甚远。截至5月10日,新三板最新指数为1490点,与2015年6月15日3058点的峰值相比,指数下跌过半。
“指数被炒高,机构和投资人都怕踏空,纷纷抢进,高位之时,投资人想到更多的可能是高收益,对于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考虑得不充分,或者干脆不考虑。”好买基金网一位基金经理说。
“2015年前后的新三板的投资大多是短周期,两至三年,大家都想快进快出,赚快钱,因此只要行情不好,期限到期,产品的业绩就很难看,基金经理的压力也特别大。”张高分析道。
投资转向,从新三板到A股IPO、并购定增
目前很多私募已经把投资重点从新三板再次转向A股的IPO、并购、定向增发。
并购与定向增发是必须有巨量资金参与,虽然监管层自2016年6月以来对并购重组有了更严格的规定,使市场的并购与定向增发案例减少,但市场热度不减。今年A股IPO的提速与扩容也给很多机构带来超高回报。据清科集团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17年一季度,中国私募投资市场共完成137笔IPO退出,为历史最高点。
“IPO与定增与并购的项目相比,数量上不占优势,因为IPO成功之后,股价溢价惊人,通常是十倍左右的收益,一部分企业的大股东不愿意在上市前出让股权。”一家上市公司证券部负责人分析道。“但是,IPO的市场依然大,这些想上市的企业大多数都存在融资问题,还有股权的历史遗留问题,这时大股东需要引入外部资金,进行利益安排,解决股权与利益分配问题等,但是私募投IPO的一般配置周期也很长,少则七八年,多则十年十五年。”华荣杰介绍道。
“收益与投资期限是相匹配的,比如IPO的收益最高,投资期限一般也最长。”张高分析说。新三板指数在如此低位时,该如何投资,张高认为此时进入恰好是个机会,“这个时候的新三板公司市值比较小,这也意味着资金进入成本较低,再等个三四年,市场转暖指数回升,基金反而可以赚到很好的收益。”
多位市场人士也表示了类似看法。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7年新成立的新三板私募基金已有3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