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还是那个市场、对手还是那些对手,但是产品却越来越丰富、用户也越来越敢花钱,为什么家电生意还是这么难做?丝毫没有一点回暖的迹象,是我们太笨,还是市场真差?
不是我们不愿意动脑筋,不去思考和想办法。要知道,无论是厂家开会、还是商家开会,或者是卖家电朋友聚会,我们谈的最多就是转型、变革,向电商学习、向连锁商学习,但是生意还是不见起色,最终让我们感觉转型要比不转型的死更快,天天在一线市场"跑抢订单"的还不如在店里"守株待兔"。
上述来自于不少家电经销商、业务员的说法,是否属实?对于众多家电厂商来说,在转型道路上为何会出现反复无常?当前存在于家电厂商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壹
转型是一条必经之路,不是"干与不干"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干的必答题。同样,转型过程注定不是一帆风顺,中间会充满反复、折腾与挫折。任何人绝对不能因为在转型过程中遭遇困难,就选择退缩,就否定转型道路。
对于一些家电厂商提出的"转型的要比不转型,死的更快"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只是个例。问题在于,一些家电厂商的转型本身带有投机性,往往要求立竿见影,今天投入恨不得明天就能产出,这种心态是错误的。
比如说,盲目转型线上,加盟一些所谓电商平台,交费后成为他们在当地的独家经销商,希望天下掉馅饼,却不去考察这些电商平台的实力,最终陷入"电商骗子"陷阱之,赔了夫人又折兵。却因此指责电商不好,电商全是假货,罔顾事实。
再比如,在厂商推动从坐商向行商的转型过程中,很多经销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当地已经小有成就,怕吃苦、怕受罪,根本不愿意深入一线进行家家户户"地毯式"推广,最终活动效果不好,反而怪罪于家电厂商的促销活动"劳民伤财"。
可以说,在过去两三年间,一些家电厂商的转型变革遭遇"半吊子工程"。表面上,都响应家电厂商的号召,嘴上都说要抛弃传统的"低价暴利"经营模式,果断放弃对于山寨、杂牌的推广,并对窜货商恨之入骨。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大搞窜货、卖假货,反而透支用户的信任。
贰
知道必须要转型,也清楚转型已是唯一出路,但很多的家电经销商和业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变样、走调,说一套做一套。实际上,就在于"战略先行策略落后",很多家电人思想领先行动三五年,造成战略与策略衔接失衡。
当前家电商家和业务员群体的人员老化、行动滞后、激情褪去等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大量已经赚取"人生第一桶金"的家电经销商和业务员们,缺乏再次奋斗和拼搏的激情。虽然思想上和认识上,对于当前市场困局保持着紧迫感和压力感,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小钱看不上、大钱赚不到"尴尬。
比如说,很多家电经销商和业务员,近年来都在推动经营品类多元化,从传统的大家电向空净、净水器等新品类覆盖和扩张。但大量家电经销商进入净水行业之后就发现,这个行业门槛很低,虽然市场前景广、单台利润高,但是行业基数小、综合盈利能力弱,成为很多家电经销商口中的"鸡肋"。
同样,在当前家电厂商推动从过去的"一锤子买卖"向"持续性交易"的商业模式变革中,很多家电经销商和业务员成为"临门一脚"的关键一环,是联系用户的纽带和平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家电经销商和业务员们,一是不知道如何与用户持续打交道,二是嫌与用户打交道太麻烦、用户太多太善变,结果是用户是上帝永远挂在嘴上。
叁
这场中国家电产业正在推进和实施的转型变革中,不缺演说家就缺实干家。大量的家电经销商和业务员们,一谈到转型变革大趋势时就"滔滔不绝",一涉及到如何在一线市场上走访用户、倾听心声、抓住需求,很多人都感觉用户太难对付、市场太难搞了,不愿意动,或者愿意动也没有经验在蛮干。
其实在任何时代,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商业的本质都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抓住真需求、提供好产品和好服务,这样才能实现在快速变幻的时代中保持对商业真谛的把握。用户其实很简单:一是有好的产品,二是有好的品牌,三是有好的服务。家电厂商其实更简单,那就是充分把握用户需求的变化,提供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专业分工、合作推动,似乎变革不困难。
即便如此简单的事情,对于很多家电厂商来说,也不容易办到。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习惯了粗放式经营、习惯躺在床就将钱赚到手,更习惯坐在家里等着顾客上门来。这种时代早就结束了。而且在转型过程中不是"真刀真抢"投入,不是"真金白银"参与,只是搞形式主义,也容易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