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收入495.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经营盈利为192.7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
在财报公布前,腾讯今年的股价表现已经十分抢眼,37%的涨幅堪称恒生指数的定海神针。而在财报公布后的两天里,腾讯股价再逆势上涨3.5%,市值第一次突破了两万五千亿港币大关,折合美元约3200亿。
只相隔一天后,阿里巴巴在大洋彼岸也发布了同样亮眼的财报。
第四财季收入38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这一财年的经调整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首破百亿美金(编者按:阿里巴巴的财年从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0日)。
阿里巴巴今年的股价涨幅和腾讯惊人的相似,在财报公布前同为37%,在小数点后略胜一筹。
财报公布后股价低开高走,再涨2%,市值站稳3000亿美元。
就此,这两家科技巨人的市值已经稳稳的站在了中国之巅。
与之相对比,工商银行的市值约合2500亿美元,曾经的世界第一中国石油更是不到2000亿美元,已被远远抛在了身后。
其实单论营业收入乃至赚到的利润,腾讯和阿里仍然无法与工行这样的“宇宙第一大行”相提并论——后者在2017年一季度营收1895亿人民币,净利润760亿人民币,实力碾压腾讯和阿里之和。
那为什么市场愿意给科技巨头如此高的估值?是泡沫,还是新时代的开启?云锋金融打开了它们的财报,试图一窥究竟。
核心业务—— “新游戏”和“新零售”
原来在“鹅厂”(腾讯员工对公司的昵称)工作过的朋友说,腾讯越来越像游戏公司了。
2017年一季度,腾讯的网络游戏收入增长34%至人民币228.11亿元,占据了总收入的接近一半。尽管没有单独披露游戏业务的利润率,但若按照增值服务整体60%的毛利率计算,游戏业务占腾讯营业利润的比例更是超过了75%。
游戏市场今非昔比,早已不是PC电脑端的天下。腾讯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端游实现约人民币141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4%,受益的主要游戏如《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及《FIFA Online 3》。而手游实现约人民币12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57%,受益游戏如《王者荣耀》、《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及《龙之谷》。手游超越端游甚至“一统江湖”,似乎已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对游戏业务的依赖,背后逻辑是变现渠道的通畅。尤其是手游,仅凭王者荣耀一款游戏,腾讯一季度每月流水收入达到30多个亿,平均每天收入1个亿以上。别的不说,仅仅“赵云”皮肤一项,最高的时候,一天就卖了超过1个亿人民币。
但这种无本万利的生意,必须要聚合足够大的流量才有价值。难怪现在业内有种说法,中国只有三家游戏公司:腾讯、网易和其他公司。
可以说,手游是腾讯将多年来苦心打造的社交网络变现的最佳途径。这么看来,当年的QQ秀,也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
从最新财报可以看出,电商业务还是阿里巴巴营收和利润的核心来源,2017财年电商业务收入占整体收入比例为84.6%。
然而事情同样在起变化。马云去年提出,电子商务这个概念将很快被淘汰。“从明年起,阿里巴巴将不再提电子商务,因为未来10年、20年只有‘新零售’。”
何谓“新零售”?阿里巴巴CEO张勇表示,“新零售不仅是把互联网看成销售通路,而是线上线下一体化考虑、一体化经营。”
电商平台在高速增长了十几年后已经触摸到了天花板。最直观的表现是,曾经最愿意用GMV来衡量增长速度的阿里巴巴在发布最新财报时,表示这是最后一次公布GMV,未来将转变成每年一次在年报中披露。
中国电商市场增速逐年放缓的背后,是电商的成本优势随着流量成本的增加而逐渐式微。资料显示,线下租金自2015年开始就已经趋于稳定,甚至有所回落,而线上流量成本则从2012到2016年却几乎翻了两番。
过去一年,阿里先后投资布局银泰、百联、苏宁、三江购物。自2015年8月阿里和苏宁战略合作以来,苏宁天猫旗舰店表现强劲,第四季度GMV是上年同期的3倍以上。
此外,有着阿里系“线下淘宝”之称的口碑网业绩也实现超预期增长。本季度内,口碑平台上通过支付宝结算的支付额达750亿元(110亿美元),同比猛增257%。
从最新财报来看,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成效初显、进展顺利。然而,未来的路还很长。线上京东、线下万达,左右夹击,一时胜负难料。在阿里的五新战略(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中,新零售依然是其未来发展不可动摇的根基。
业务拓展——“娱乐化”和“全球化”
除了游戏,腾讯还在利用无人可敌的社交网络将触角延伸至生活娱乐的各个方面。
2017年一季度,QQ的最高同时在线账户增长3%至2.66亿。是的,在70后乃至80后逐渐放弃QQ的同时,又有新的人群涌入了这个社交网络——90后乃至00后的新生代年轻人。
他们有的是因为微信上充斥着长辈选择逃避,有的纯粹是因为QQ上有了很多他们喜好的内容。而与此同时,腾讯想要通过这个“古老”的聊天工具抓住新生代年轻人的意图愈发明显。此次的财报里特别提到,腾讯在QQ平台推出“看点”功能,可以基于年轻QQ用户的兴趣图谱及大数据分析为其推荐个性化内容。还有QQ智慧校园服务,为支持大学生事务管理、协助学校与学生沟通、交学费及发布工作信息提供工具。
而通过QQ,腾讯抓住了年轻人最喜欢的音乐和文学。受益于好友擂台及添加高价值的虚拟赠品等升级功能,腾讯旗下的卡拉OK应用程序“全民K歌”的活跃用户及付费用户大幅增长,俨然超过了老牌选手“唱吧”。而QQ阅读发布三年已经是移动阅读界的王者, 6亿用户中30岁以下的用户群体占到了六成,在24岁及以下的人群中几乎无人可敌。
也正因为此,腾讯在2017年一季度的社交网络收入增长56%至人民币122.97亿元,其中数字内容服务(包括数字音乐、视频及文学服务)及虚拟道具销售收入贡献巨大。
当然,微信的力量更加强大。与面向海外的wechat合并计算,月活跃账户达9.38亿,同比增长23%——在中国,不用微信的人已经变成了少数。而利用这一平台,腾讯新闻和腾讯视频都得到了令同业艳羡的流量,以移动视频观看次数计,财报宣布腾讯视频已成为行业第一。
流量自然而然的带来了广告业务。一季报中,网络广告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47%,至人民币68.88亿元。其中来自视频和新闻平台的媒体广告人民币25.09亿元,而来自微信等平台的社交广告收入增长更为迅猛,同比上升67%至人民币43.79亿元。
流量变现,至少对于腾讯来说,已经不是一句“妄言”。
而阿里则选择走向国际化。马云豪言,“未来10年,海外市场要占到阿里收入的一半。”
敢这么说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只有阿里。这正是阿里和腾讯的最大区别,它似乎已经找到了深入全世界的路径。
今年1月,马云曾在美国掀起一股中国旋风。上台之初对中国表现出咄咄逼人的特朗普,在了解马云愿意帮助行销美国商品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时,盛赞这位中国最大电商的创始人“他热爱这个国家(指美国)”。马云还对着一众硅谷精英侃侃而谈:“过去十五年,我们改变了中国,未来十五年,我们要改变世界。”
除了美国,阿里巴巴更是紧随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撒网、重点培养,开始了纵横捭阖的海外业务拓展。
2015年9月,阿里巴巴并购了印度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及其移动支付系统PayTM,并将其打造成垄断印度市场的世界第三大移动支付平台。
2016年4月,阿里巴巴收购了东南亚最大的电商Lazada的控股权,并将其旗下支付平台helloPay(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四个公司)更名为支付宝。
2016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访问阿里巴巴,与马云共同启动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此外,阿里将在马来西亚建立全球第15座数据中心。
一带一路峰会召开前,蚂蚁金服正式宣布与马来西亚最大的两家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在马来西亚80%的主流商户都可以用支付宝消费。
2017年5月,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访问阿里巴巴总部,双方签下合作备忘录,巴总理表示,巴政府将全力支持在巴基斯坦建立阿里巴巴平台。
在出海策略上,阿里并不单一依靠成熟的电商业务直接收割利润,而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流网络、支付和金融构筑基础服务,同时带动电商业务进行海外拓展。
曾任腾讯副总裁的吴军在《浪潮之巅》中评价阿里巴巴说:
“它拥有全球电子商务最完整的生态链和最大的营业额,已经完全占领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制高点,只要不犯大的错误,现在找不出一家公司可以挑战它的商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