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全国股转公司正式发布2017年创新层挂牌公司名单,共计1393家公司入选,相比2016年首次分层多出440家。不仅是数量增长,创新层内部也发生了巨大调整:有超过300家原创新层公司被“降层”,超过700家原基础层公司成功跻身创新层。
最终名单已经落定,市场期许仍在升温。在IPO审核持续加速的当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新三板差异化配套制度成为坊间共同的期许。推出“精选层”、竞价交易等无不是各界翘首以待的政策东风。
创新层大换血逾600家公司“保层”成功
对于此次分层结果,不少业界人士不约而同使用了“换血”一词,在此之前持续数月的“保层大战”也令人记忆犹新。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此次晋级创新层的企业共1393家,相比2016年首次分层扩容了四成以上,其中有628家为原创新层公司,占总数的45.08%,新入围企业达765家,占总数的54.92%,变化不可谓不大。
此外,根据挂牌公司异议核实情况,有69家公司尽管未出现在创新层初筛名单中,但最终入选,也有5家公司被调出创新层,除一铭软件是自愿申请放弃进入创新层外,第六元素、东海证券、国义招标、大汉三通因挂牌公司或实际控制人被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因而被全国股转公司调出创新层。
从晋级指标看,根据全景网相关数据,此次入选创新层的1393家公司共有63家同时满足标准一、二、三,同时满足两项标准的公司共284家,只满足1项标准的公司共1009家,其中满足标准二的最多,有632家。
由于全国股转公司针对创新层还设立了“合格投资者不少于50人”、“最近60个可转让日实际成交天数占比不低于50%”以及“董秘通过股转系统董秘资格考试”等共同标准,因而除了业绩达标、经营合规之外,围绕上述标准,不少新三板公司展开了持续数月的“保层大战”。
中国网财经曾发表《新三板创新层首次洗牌倒计时:保层大战硝烟渐起》一文,指出有中介为满足企业对合格投资者的渴求,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方式帮助企业增加合格投资者人数;还有媒体报道,在临近正式分层之前,不少新三板公司纷纷更换了董秘,其中不少新任董秘均通过了董秘资格考试。
对于企业采取的各类“保层”招数,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背后隐忧值得关注。例如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就曾表示,企业突击增加合格投资者人数,引入方通常会从公司处获得较高权益,这可能有悖于部分原有股东的初衷,损害其利益。另外,若突击增加投资者人数这类安排如果最终达不到保层效果,也会引发各种矛盾冲突,影响市场稳定发展。
再聚焦创新层差异化配套制度
在2016年首次分层之后,对于创新层推出哪些差异化配套制度一度成为市场尤其是创新层公司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分层后的1年时间里,监管日趋严格但配套制度却未落地,不少创新层公司也打起了分道扬镳的主意。
有媒体统计,自去年分层后,至今已有13家原创新层企业从新三板摘牌,IPO以及被上市公司并购成为企业退市的重要原因。随着IPO持续加速,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加入了上市的队伍当中。
尽管处于各种原因,市场期盼的诸如竞价交易、“精选层”等分层配套制度尚未正式落地,但是随着监管层不断表态与发声,相关事项似已出现曙光。
在今年年初曾有媒体报道,监管层目前正就以再分层为抓手,加大新三板制度供给改革研究,未来有望在创新层之上推出“精选层”。对于精选层公司数量,坊间曾流传“精选层占比5%”的传闻,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精选层”可能不会设置具体比例,而是根据一定标准在创新层中遴选优质企业,因此对部分公司来说,进入创新层成为了未来进入“精选层”的必经之路。
不仅是再分层,在“精选层”基础上引入竞价交易等制度也成为监管层研究的内容,包括集合竞价交易和连续竞价交易都在研究框架之内。而早在2016年10月18日,全国股转系统监事长邓映翎在召开的徽商大会“资本市场助推产业升级对接会”上公开表示,股转系统正考虑将实行不连续的竞价交易,增加流动性,一时间“不连续竞价交易”成为市场热议话题。
不过任何事物都非一蹴而就。在2017年5月10日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新三板交易分会上,邓映翎指出2016年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不太稳定,市场调整太大因此没有推出针对创新层的差异化制度,他认为当创新层达到3000到4000家时,才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分层。
此外,由于从2018年7月1日起,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将按照上市公司的审计标准和信批标准进行披露,因而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若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等要进入新三板,大概率都只会进入创新层,这些也可能是创新层公司未来将享受到的红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