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环保回应质疑 否认关联交易和财务异常】针对近期有媒体发表的《三聚环保百亿合同之谜》、《三聚环保探疑》等相关报道,三聚环保5月31日发布澄清公告,回应报道中关于公司涉嫌关联交易、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偏低、重大合同背后的客户实力存疑等质疑。(上海证券报)
最新价:34.74
涨跌额:1.06
涨跌幅:3.15%
成交量:17万手
成交额:5.92亿元
换手率:1.25%
市盈率:35.86
总市值:626.46亿
查询该股行情 实时资金流向 深度数据揭秘 进入三聚环保吧 三聚环保资金流
相关股票
凯美特气(8.86 10.06%)
恒通科技(24.19 10.00%)
金力泰(13.05 7.41%)
奥克股份(7.69 5.78%)
相关板块
PM2.5(2.17%)
美丽中国(1.52%)
节能环保(1.42%)
王亚伟系(1.28%)
针对近期有媒体发表的《三聚环保百亿合同之谜》、《三聚环保探疑》等相关报道,三聚环保5月31日发布澄清公告,回应报道中关于公司涉嫌关联交易、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偏低、重大合同背后的客户实力存疑等质疑。
否认关联关系
针对媒体报道的“百亿合同之谜”是否属实,公司是否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三聚环保公告称,经核实,公司、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公司董监高与媒体报道中涉及的下游客户均不存在关联关系。
媒体报道中提到,一些客户的高管名字屡屡与三聚环保相关人员名字重合。对此,公告解释,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刘卫东”并非同一人。公告披露了公司聘任的员工刘卫东的背景简历,并表示其从未在其他任何企业或者基金兼职,和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刘卫东”只是同名同姓。
此外,媒体报道中提及了公司董事、前副总经理王庆明,以及杜明来、柴文奎、宋小林、于学政等四名员工。公告同样披露了上述人员的简历。其中,经公司核实,王庆明并未在下游企业任职;于学政(化肥生产专家)、柴文奎(焦化生产专家)、宋小林(财务管理人员)虽然在下游客户有任职,其实是作为公司项目监管的负责人派驻到项目所在地,并不参与下游客户的经营决策,不存在实质性的管理关系,上述人员与公司下游客户亦不存在关联关系。
至于媒体报道中提及“公司控股股东海淀科技及其股东北京海淀国资公司旗下润沣资本的相关人员多次出现在三聚环保的相关经营活动中,或为三聚环保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公司表示,润沣资本参与管理的基金作为公司部分下游客户的债权人,其高管出席某些下游客户组织的一些公开活动,主要是受到下游客户的邀请,与公司无关。
对于公司信披不详的质疑,公告回应称,根据公司控股股东海淀科技提供的信息,润沣资本并非海淀科技的下属控股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润沣资本参与管理的基金不构成公司的关联方。同时,公司及公司的董、监、高与润沣资本参与管理的基金也不存在关联关系。因此,公司无须在公告中对下游客户与润沣资本参与管理基金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披露,亦不存在对相关情况披露不完善的情形。
否认财务异常
针对报道中关于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及利息收入等质疑,公司也一一进行了回应。
公司表示,销售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并非同比增长。其中,销售费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业务模式发生了变化。早期的业务模式单一,订单金额相对较小,且订单的数量比较分散,致使销售费用率相对比较高。现在承接的是大额订单,对应单位收入销售费用变动趋势持续下降。
公司还称,管理费用的增长比例与营业收入增长比例之间更加不具备直接相关的关系,公司通过持续加强对费用的精细化管理,以预算控制、严格审批等手段,确保经营业绩不被无节制的费用增长所消耗。而利息收入方面,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特点、行业现状、战略发展方向等,选择了现行的资金管理方式,目前利息收入全部为活期利息收入。
看好客户付款能力
对媒体提到“公司主要问题是重大合同背后的客户如隆鹏公司、勃盛公司、通化化工实力存疑,后续付款可能有问题”,公告就上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了具体说明。
公告称,截至目前,隆鹏公司已经完成12万吨甲醇和8.2万吨LNG装置的建设并投入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上述装置已经以金融租赁的方式实现融资,公司的应收账款已按期回收。正在建设的项目将于2018年底全部建成投产。新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参照目前的市场价格,隆鹏公司预计年销售收入将从目前的14亿元跃升至30亿至40亿元,实现毛利10亿至15亿元,隆鹏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勃盛公司将陆续建设合成氨尿素、热电联产、LNG、生物质炭基复合肥等装置,最终也将实现全面整体转型升级。上述项目预计将在2018年二季度全面建成投产,上述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勃盛公司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5亿元,实现毛利近4亿元,企业盈利性较好。
此外,通化化工的新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平均销售收入8亿元,年均利润总额约2亿元。通化化工还设立了两个全资子公司,正在建设5万吨和10万吨的秸秆生物质碳化-炭基复合肥装置,计划2017年四季度中交,后续还将建设40万吨的炭基尿素生产装置。预期该项目将增加利润4亿元,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