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流动性较低的市场环境下,IPO加速让挂牌企业的心思也变得不同起来,有的企业憧憬着可能会随时落地的新三板政策红利,而有的企业则准备静观其变,必要时另谋IPO出路。
业内人士指出,监管层正在积极筹划改善市场流动性的办法,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政策落地。
5月调层在即
按照《分层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全国股转公司根据分层标准及维持标准,于每年5月最后一个交易周的首个转让日调整挂牌公司所属层级,其中进入创新层不满6个月的挂牌公司不进行层级调整。基础层的挂牌公司,符合创新层条件的,调整进入创新层;不符合创新层维持条件的挂牌公司,调整进入基础层。创新层进入条件及创新层维持条件均以4月30日为截止日。
随着距判定创新层准入及维持标准的截止日期不足一周,新三板洗牌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一家基础层企业的董秘表示,已经向全国股转公司递交了年报,符合创新层在财务指标方面的条件,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就把登上创新层作为全年工作目标,财务指标在年底时就顺利完成了。
这位董秘所在的这家企业去年净利润超过2000万,符合“标准一”同时有融资记录。“我也参加了首次董秘考试,并且顺利通过,就剩这几天了,只要活跃交易达到规定的合格投资者人数,没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入选创新层应该问题不大。”
根据联讯证券测算,截至4月19日,在公布2016年年报的4507家基础层企业中,有424家挂牌企业符合进入创新层的三项标准之一。而目前已经公布2016年年报的407家创新层企业中,有266家符合继续维持创新层标准,有141家企业暂时不符合维持创新层的标准。
即便在新三板流动性较低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基础层企业为冲击创新层一搏。
“虽然当前市场环境不及预期,普遍来看交投低迷,但从我们企业自身出发来看,在没有大额融资需求的时候,还是宁愿静候新三板的政策红利,先进了创新层再说,毕竟这个层级会有更多政策倾斜。”上述董秘表示。
据了解,在预计暂时不再符合继续维持在创新层标准的141家企业中,有3家在最近一年内被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者被行政处罚。有92家企业是由于截至目前合格投资者人数不足50人,占不能继续维持在创新层企业的65%以上。在其余的46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2016年净利润为负,有9家企业最近两年平均净利润少于1200万元,有10家企业2016年营业收入较2015年营收有所下降,有17家企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低于30%,其余5家由于其他原因暂时不能继续维持在创新层。
监管趋严,已经让不少挂牌企业心有忌惮。一家创新层企业的董秘表示,除了信息披露内容要合规、准确外,对于市场交易情况也得时刻盯着,毕竟新三板不同于主板,在协议转让模式下,个股交易或踩踏监管红线,去年“一分钱交易”等捡漏模式遭到严管,日后关于合规性要求的监管规则会越来越多,要时时对政策保持警惕,才不会有所差池。
不过,也有企业对“冲层”或“保层”兴趣不大。另一家创新层企业董秘表示,IPO提速,已经有4家新三板公司成功过会,更多的挂牌企业宣布进入IPO辅导期,先静观其变,若新三板短期内还没有改进市场的政策公布,恐怕我们也得谋求IPO之路了。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12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新天药业过会了,与今年以来已过会的带有基础层背景的拓斯达、三星新材、光莆电子不同,新天药业开创了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登陆A股的先河,成为第一家成功过会的创新层企业。
交易制度改革在即
一方面挂牌企业疾呼出台改进市场流动性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监管层也在紧锣密鼓布局交易制度改革。业内人士指出,相关制度框架正在设计,有一些已在测试阶段,用不了多久将会落地。
一家券商做市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正配合全国股转公司对接两个接口,从测试内容来看,与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交易有关。
2016年末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就曾表示,目前新三板正在进行一揽子综合交易制度改革的方案制定,其中就包括了市场呼声较高的大宗交易和竞价交易制度。
其中,大宗交易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容,需求越来越迫切。若是做市转让,大量抛售很容易导致股价下跌,对二级市场公司股价造成影响;若是协议转让,还需找到接盘方,这并不容易,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公司限售股解禁,市场流通股也日益增多,现行交易制度已不能满足需求。而竞价交易,则是直接跟当前寡淡的流动性挂钩,或多或少会给当前的交投气氛带来提升。
除此以外,深交所官网发布的深交所总经理工作报告中有关“转板”的内容也让市场有所期待,该文指出,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包括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把创业板服务对象向产业前端推进,向企业最需要资本市场支持的阶段推进。这是今年以来深交所第二次提到转板试点话题。此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谈及新三板时也表示,要让一批创新能力强、诚实守信、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能够转板的就转板,不愿意转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绽放”。
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负责人付立春表示,从资本市场体系的高度出发,各层次市场在各自完善发展的基础上,应建立板块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最大化的协同效应。新三板和创业板并列,表明新三板在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到更高层次;“积极发展”表明新三板“二次创业”的方向是有所作为、完善制度、突破创新。未来的制度改革应会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投资端的发展。积极发展新三板仍然需要在进一步加强监管规范的前提下推动市场制度完善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