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纳斯达克之名,却无纳斯达克之实。”这是新三板很长一段时间的痛。
随着摘牌潮的兴起,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持续下跌,负增长时代已悄然来临。记者注意到,新三板挂牌企业规模自今年6月29日达到历史最高峰的11316家后开始缩小,并持续下跌。截至7月19日,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数量已跌至11275家,这意味着在过去14个交易日里,新三板以平均每天减少3家的速度在“瘦身”。
虽然参照纳斯达克市场每年8%的退市率,当前新三板公司的摘牌率并不算高,但是这对于已经扩容近四年的新三板而言,显得尤为珍贵。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7月18日在微博发布的长文《证券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建议》中表示,新三板市场率先实现了“有进有退”,正在形成符合“新兴加转轨”的特点并与国际接轨的退市摘牌制度,这是一件好事。
负增长时代来临
从2013年12月从中关村科技园区正式扩容至全国开始,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在过去几年间完成了从三位数到五位数的飞跃,由当时的343家升级为现在的11275家,远超纳斯达克5000多家、A股3000多家挂牌企业数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19日,新三板公司总股本达6656.49亿股,其中无限售股本3087.43亿股,总市值超过4.91万亿元。
然而,多年的加速扩容却始终无法化解市场流动性堪忧的症结,其“土壤功能”的长期匮乏也限制“苗圃功能”的实现。甚至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果不做实质性的改革,新三板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交易所。
2016年10月21日,股转系统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只增不减的局面初步得以改善。在“全面、严格、持续”的金融资本监管新常态下,其摘牌和挂牌行为一样,正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
有数据显示,在过去半年里,已有160家挂牌企业告别新三板,还有200家正在走摘牌流程。而2016年全年摘牌公司数量仅为56家,2015年只有13家。也就是说,仅今年上半年的摘牌数就达过去两年摘牌公司总数的两倍多。
清华大学博士后、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入不敷出”的背后是新增挂牌数量在降低,摘牌、退市数量在提升。一方面,由于新三板挂牌门槛提高和优质企业数量下降,对企业的吸引力降低;另一方面,有很多企业是在过去门槛相对较低的时候进来的,存在良莠不齐、不规范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治理。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可能是另有规划,例如IPO或者是被并购,从而选择自行退出。
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对记者表示,新三板在成功成为全球挂牌数量最多的证券交易场所后,股转系统把挂牌业务的关注点开始从数量转移到了质量上,逐步提高了企业挂牌的门槛。有三方面的综合原因:一是股转为了保证挂牌企业的质量而放缓了挂牌脚步;二是前期正处于2016年年报正常披露和延迟披露期,不少企业选择了主动摘牌;三是不少企业为了IPO或被并购或其他战略原因选择主动摘牌。上述三方面因素正好在近期产生共振,所以就造成了挂牌企业数负增长的表面现象。
有进有退将成常态
根据股转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有108家公司未能按照规定时间披露2016年年度报告。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上述108家企业将面临排队摘牌的窘境。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在强监管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挂牌企业在新三板的日子实际上并不好过。据记者统计,仅今年6月份至今,股转公司就已发出82份监管公告。当中,无论是挂牌企业还是主办券商,或是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都无一幸免,引发市场强烈关注。个别企业甚至被实施了“秋后算账”,让人大跌眼镜。
周运南表示,一个良性发展的交易场所,应当是企业有进有退,清理不再符合挂牌要求的企业,对新三板有三大积极意义:一是为了提高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整体质量,提升新三板整体信用背书;二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让优质企业更好地享受资本市场的有效服务;三是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让新三板市场共同分享资本红利。
“存在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正是新三板这几年高速扩容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监管不断加强,新三板市场将最终实现从以量取胜到质的飞跃的核心转变。”付立春认为,监管层或有意通过调节挂牌节奏和完善退市机制来控制挂牌企业数量的增速。
在广证恒生总经理兼首席研究官袁季看来,一方面,挂牌企业在数量上将呈现动态平衡特征,脱离野蛮生长的状态;另一方面,挂牌企业实现优胜劣汰,在质量上不断提升。并且未来随着新三板终止挂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落实,新三板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特征将会愈加显现,新三板整体市场的企业质量也将不断提升。
帮助企业脱颖而出
目前,新三板市场中报业绩大幕已经拉开。截至2017年7月18日,新三板共有51家企业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包括20家创新层公司。记者发现,在51家披露2017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总体业绩是预喜的,只有4家企业亏损,2家净利润同比去年下降。
虽然披露业绩的挂牌企业大多数为新三板的“先头部队”,但通过与其对标的创业板相比较发现,并未逊色多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创业板657家企业披露了2017年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率为100%)。创业板业绩预告预喜率仅为71.8%。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新三板92.2%的业绩预告预喜率要比创业板高出不少。
不仅如此,庞大市场下的自我净化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脱颖而出。有数据表明,新三板市场交易最活跃5%的公司集中了市场上近七成的交易金额;做市股票前5%集中了全部做市股62%的成交金额。很显然,优质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有着更强的吸金能力。
“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拓展民间投资渠道,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新三板正在逐步回归当初的定位。付立春指出,新三板做为整个资本市场体系当中快速发展的一个板块,它的战略地位对于改革资本市场的增量意义不容小觑,蕴含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甚至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给有希望增长的企业提供非常有利的支持。
“虽然当前的新三板正在经历自2015年4月8日做市指数历史高点之后两年多的持续单边下行,而且正在无限逼近2014年12月31日做市指数基准点位1000点,市场流动性极度匮乏,但是我相信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周运南坚信,随着未来制度的健全完善以及配套政策的落地,新三板一定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原标题:新三板进入负增长时代 摘牌远超新增挂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