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句走红于网络的流行语,曾让笨重的挖掘机着实火了一把。
开挖掘机能不能致富?犀牛君不知道,但有人把发明挖掘机当做了一份事业,并且公司还准备IPO了!
日前,合矿股份(830856)公告称,公司于近期向安徽证监局报送了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公司已进入上市辅导阶段,辅导机构为上海华信证券。
再一看合矿股份年报,2016年公司营收4701万元,同比增长116.23%;净利润582万元,同比增长3382.81%。
老实说,这样的业绩很难与跟前的“IPO”联系起来。不过,人家就是这么做了,谁还敢说“咸鱼就不能有梦想呢”?
董事长曾上央视《我爱发明》
合矿股份成立于2011年5月,由胡乾桂、胡乾坤、胡乾银、胡乾珍,即胡氏家族共同出资设立。
这里面小有名气的要属董事长胡乾桂,他背后有着一段颇为传奇的挖掘机发明故事。
50多岁的胡乾桂,原先是合肥一家重型机械厂的老技术员,有着丰富的挖掘机制造经验。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胡乾桂的好友葛先生造访:因挖掘机不能在浅水作业,葛先生为此推掉了不少好的活计。因此,请胡师傅帮忙制造一台能够水陆两用的挖掘机。
而好友的这一大胆想法,也打破了胡师傅对传统挖掘机的想象。胡乾桂想到,既然重型的游轮能够浮在水面,那为挖掘机制造一个浮箱自然也能托起机身。
果不其然,胡乾桂利用充气的钢铁舱室,在经过三次的更新改造之后,成功的制造出了能够在水面作业的挖掘机。而这一发明也在央视《我爱发明》频道中获得展播。
胡乾桂的发明,不仅解决了老式挖掘机不能下水作业的问题,还让挖掘机实现了挖掘、浮航、清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6年转型净利暴增33倍
也正是这样一个不简单的发明,把胡乾桂的公司推向了新三板。
于2014年7月挂牌,合矿股份主要从事湿地特种挖掘机、液压挖掘机、液压抓料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上述湿地特种挖掘机,即是胡乾桂发明的水陆两用机械,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型盐湖、沼泽湿地、沿海滩涂、江河湖道的疏浚、围垦、开发等湿地施工领域。
合矿股份的产品在湿地施工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盈利能力却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2年度、2013年度,合矿股份净利润分别为40.37万元、-91.01万元,盈利能力较弱。合矿股份称,主要系公司成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产销规模难以迅速扩大;同时,因公司处于创业初期,研发投入较大,费用增长较快所致。
而这一尴尬的局面,直到去年才稍微打开。合矿股份于2016年起开始了商业模式的优化和升级,公司重点加强在湿地修复技术、清淤工程投资、港航水运的业务拓展,针对行业细分市场中核心客户群,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技术服务、项目投资、设备制造、湿地工程”为一体的四合一商业模式。2016年,合矿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701万元,同比增长116.23%;净利润582万元,同比增长逾33倍。
IPO之路仍“道远”
不过,合矿股份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准备迈向更大的市场——冲刺IPO.
7月19日,合矿股份发布公告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公司已向安徽证监局报送了辅导备案材料,目前正接受上海华信证券的辅导。
有梦想固然是好的,但以合矿股份目前的业绩情况看,其离IPO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可谓任重道远。
回首合矿股份在新三板的日子,也并非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白之身”。
2016年10月17日,合矿股份被股转公司采取自律监管措施,而背后原因则是公司提前使用了募集资金,共计2416万元,用于支付供应商材料款、偿还款项、归还银行还款等,且未于归还。
之所以违规,或与合矿股份去年面临的资金压力不无关系。犀牛君注意到,截至2016年期末,合矿股份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2371万元,而公司又正处市场开拓期,较弱的盈利能力显然不能缓解前期投入带来的资金压力。
除此之外,合矿股份股东在申请IPO前存在减持记录。
2015年12月24日,合矿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胡乾桂、胡乾珍以1元价格出售公司股份245万股;
2016年11月18日,合矿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邱远芳、胡乾银以1元/股价格出售公司股份877.5万股;(注:邱远芳系胡乾银、胡乾桂的大哥胡乾坤之配偶)
上述股权转让后,一致行动人邱远芳、胡乾银、胡乾桂及胡乾珍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17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由62.68%下降为35.85%。
至于减持的个中原因,犀牛君也不好妄自揣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