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铁路总公司官方微信号公布,9月21日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商业运营。本次提速后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据悉“复兴号”是中国首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在“复兴号”的研制过程中,大量采用了中国国家标准,在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比达到84%,这标志着我国高铁正式告别了“混血时代”。
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的设计寿命长达30年,比“和谐号”长了整整十年。而且在安全性能方面也远高于“和谐号”,“复兴号”全车部署了超过2500项监测点,这些辅助性的功能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全方位、多维度的保障。
可以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铁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时重要的国家名片,并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铁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众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强的测算,假定某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为6,000亿元,则能拉动2,000万吨钢材、1.2亿吨水泥的需求,此外还会拉动机车配置、冶金、材料、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各行业的发展。
在高铁经济的带动下,产业上下游各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断增强。这不,通过多份高铁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财报,可以看出已经有不少公司蹭上了这趟“列车”,并且斩获颇丰。
我国高铁发展历史、现状和目标
(1)1990年首次提出兴建高铁构想
世界上首条高铁是1964年开通的日本东海岛新干线,时任国家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日本过程中乘坐了新干线列车,并表示我国也需要建造这样的高速铁路。
邓小平的此次访问之后,时隔22年,也就是1990年,我国铁道部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之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展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并于同年改造了广深铁路,使之成为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时速达到120-160公里/时。
(2)7次大提速
中国高铁的发展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弱到强,总共经历了不到30个年头,但是中国高铁所取得的成就却是世界瞩目的。从1997年,第一次将列车运营速度提至110公里/时,到如今京沪线的350公里/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从本次将要提速至350公里/时的线路段来看,首选京沪线段进行提速也是很有意思的。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正式开工,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其建设里程、投资规模和建造标准均属超一流。并且京沪线作为交通纽带,将两个重要的城市连接在了一起(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这将极大的促进多元化融合以及沿线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
根据京沪高铁在相关债券说明书的数据,在全球绝大多数高铁仍处于亏损的状况下,京沪高铁在2015年的利润总额就高达近66.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全球最赚钱的铁路。此外,从运送旅客的人次口径计算,京沪高铁年均运送旅客已经超过1亿人次,高铁客票收入超过300亿元,成为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
(3)高铁发展现状及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3.4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6倍,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天然气管网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其中,高铁的发展是最迅速的。2015年末,我国高铁里程数已经达到1.9万公里,比2010年增长了272.55%,这一数据超过了诸如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港口、机场等发展速度。
此外,根据“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高铁营业里程到2020年计划是3万公里,比2015年末增长57.89%;而铁路营业总里程到2020年的目标是15万公里,较2015年增加23.97%。由此可见,高速铁路在整个铁路建设中依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