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的热潮不光在A股蔓延,也感染了不少新三板公司。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三板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总金额达到2402.2亿元,485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接近去年购买理财产品的三板公司总和。
为什么上市公司和三板公司都如此热衷理财?有业内人士表示,“企业热衷理财有部分原因在于过度融资,融资来了,钱却不知道怎么花。”
千万到千亿仅用3年
据Choice统计,截至9月12日,今年以来已有485家新三板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累计理财次数1701次,累计购买规模2402.2亿元;而去年全年共有514家新三板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累计理财次数为3003次,累计购买规模约4104.37亿元。也就是说,今年新三板理财参与度更高,光是上半年购买理财产品的三板公司数就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总和。
新三板对于理财的态度以2016年为分水岭。
2016年以前,鲜少有公司对理财问津,2014年仅有远大教科一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年购买金额1000万,2015年增至65家,年购买金额32亿。而在2016年及其以后,新三板购买理财产品的增速呈现爆炸式增长,年购买金额达到千亿元。
最“豪”成大生物10亿理财
挖贝网根据choice梳理2017年购买理财产品的新三板公司发现,“最有钱”的是成大生物(831550),前后18次,累计购买理财产品达到10.15亿。
成大生物是一家物集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细胞)对成大生物业绩贡献达到90%以上。
9月11日,成大生物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于2017年3月30日召开的2016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议案》,同意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产品(不含关联交易)等,理财产品余额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单笔理财期限不超过1年,理财额度可循环使用。
2017年9月11日,公司认购了管理人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银行”)的“招商银行聚益生金系列公司(91天)A款理财计划” 理财产品,理财期限为91天,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成大生物一直以来都对理财产品格外青睐,choice数据显示,2015年,成大生物先后19次,累计购买理财产品6.57亿元,其中到期实现收益107.58万元;2016年成大生物先后15次,累计购买理财产品7.1亿元。
为什么热衷理财?
挖贝网发现,新三板上不少公司在投资理财上的投入甚至要远超其上半年营收。
此前提到的成大生物就是很好的例子。2017年成大生物园累计购买理财产品超10亿,但根据其2017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85亿元, 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2.62亿元。
那么为什么不少三板公司都如此热衷理财?
一位公司董秘告诉挖贝网,这和企业自身发展、资本操作不熟有关,各类良莠不齐的机构引导公司把闲散资金拿来做理财,以获取一些非主营业务利润。此外,这位董秘还透露“今年和各类型资方见了很多,问我这边要不要买理财的也不计其数。”
不过,他表示自己对理财产品并不关心,“我更关注的是企业本身如何发展,以及如何利用好资本市场的力量,找到能够利用资本杠杆撬动企业发展的黄金点。”
有业内人士告诉挖贝网,“企业热衷理财有部分原因在于过度融资,融资来了,钱却不知道怎么花。”
不过其认为,热衷理财并不会影响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这部分理财对于很多传统企业来说并不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就好象把钱存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