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纷纷开展“期货+保险”、场外期权等业务,进一步细化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期货公司应如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谭显荣: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不断丰富,期货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流动性不断增强,投资者结构和交易行为日益多元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需要更加充分使用风险管理工具,增强自身的经营能力。风险管理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期货公司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是给期货公司提供更大的舞台。
首先,期货经营机构自身的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效率,要加强期货行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这对期货风险管理业务等创新业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就曾表示,期货行业长期以来低层次竞争的根源,在于服务的常规供给过剩而有效供给不足。目前,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有50多万家,但我国期货市场的产业客户仅有2万余户,大量有风险管理需求的上下游企业尚未直接参与期货市场。要让这些企业实现人不进场而风险管理需求进场,就需要期货行业积极推动市场模式的创新。
其次,期货市场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有着广阔空间,具体表现在可以帮助实体企业建立期现货结合的经营方式、与保险公司在服务“三农”和精准扶贫等方面开展“期货+保险”、场外期权等业务。稳步开展“保险+期货”等期现结合的业务试点,加快场外期权市场建设,将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三农”,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服务“三农”工作,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最后,中国理财市场空间巨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期货资管市场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期货行业的客户规模在不断增长,佣金却在不断下降,通道业务的价值在逐渐递减,财富管理是期货公司在当前商业模式下的必然选择方向,也是改变期货行业投机形象的重要途径。
以上就是新三板最新消息,更多内容请关注财经365新三板频道。(原标题:谭显荣:新三板市场在吸引期货公司上,拥有三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