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孙远之)一起走过挂牌路,却不能坚守持续督导。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发现,在去年底的最后两个工作日,共有10家新三板企业发布了变更持续督导主办券商公告。其中,包括山东省环能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环能设计,838602)和高盛(青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盛信息,871178)等两家鲁企。
事实上,刚刚过去的2017年,挂牌公司和督导券商“分手”事件愈发频繁,全年共有680余家挂牌公司与合作伙伴“劳燕分飞”。从2014年仅8家公司在公告中称更换或拟更换督导券商,到2015年的100多家、2016年的300多家,如今的更换督导券商现象可谓“潮涌”。
“对于缘何更换督导券商,不少当事方表示是‘基于公司战略发展需求’。但从某种角度来说,此种情况频发加之一些公司财报频频出错,说明市场还是存在一种浮躁心理。”华北地区一家券商的场外市场部负责人郝庆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发生变更的数量水涨船高
据悉,高盛信息于去年3月22日经首创证券推荐,在新三板挂牌。时间仅过去了9个多月,二者便“分道扬镳”。高盛信息称,“鉴于公司未来战略发展需要,经双方沟通并友好协商,决定解除持续督导。”随即,高盛信息与联储证券签订持续督导协议,由后者承接持续督导义务。
环能设计则在2016年8月经东北证券(000686,股吧)推荐,获准在新三板挂牌。和高盛信息一样,环能设计也选择了在2017年底更换督导券商,原因也是“基于公司战略发展的需求”。同时,环能设计转而与国融证券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持续督导协议书》。
“新三板的主办券商实行终身督导制,但是公司挂牌后仍可变更持续督导主办券商,这是挂牌公司的权利。与此同时,股转系统配套颁布了一系列更换督导券商的规范性文件。”郝庆说,公司一旦有更换督导券商的想法,最恰当的方式应当与原主办券商“协商”解除督导协议,同时找好承接的督导券商,否则有可能导致公司摘牌。更重要的是,新旧督导券商应厘清责任,规范化、制度化地做好更换工作。
经济导报记者粗略盘点得知,2014年全年,仅8家公司声称更换或拟更换持续督导主办券商,2015年则迅速扩充到130余家。2016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变更主办券商的次数为330余次,去年更是发生近700起,环比暴增了一倍多。
也就是说,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的激增,更换持续督导券商的企业数量亦水涨船高。对此,大多数公司给出的理由都是“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选择“分手”,挂牌公司仍与主办券商保持着表面上的“相敬如宾”,在公告中纷纷表示认可“前任”的工作。比如,“某某券商在作为公司持续督导的主办券商期间,始终遵循勤勉尽责的原则,以其专业的服务和丰富的经验履行了持续督导义务。”
但是,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分手”的背后,又有何玄机呢?
券商综合能力受考验
“挂牌企业太多了,券商忙不过来。一旦在公司发展方面存在分歧,‘分手’就成为可能。”锐财经分析师刘江远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他认为,督导业务钱少、活多、责任大。随着挂牌企业数量的增加,部分券商手头上囤积的项目多了,其持续督导服务难以匹配挂牌企业的诉求。而企业为了找到一个更“走心”的对象,自然会想办法更换督导券商。“此外,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的考虑,例如重组并购、再融资的时候,换一家券商会有助于项目的推进。”刘江远分析说。
据了解,截至1月4日,新三板共有11633家挂牌企业,而主办券商仅有99家,平均每家主办券商要承担117家挂牌企业的持续督导工作。然而,由于督导数量存在分化现象,大部分主办券商督导的挂牌企业数量早已超越了这个数字。
在刘江远看来,如果主办券商觉得公司运营风险很大,可能会选择主动放弃。与此同时,不仅券商在挑企业,企业也在挑券商。目前,市场对于主办券商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券商在新三板的业务能力结构上失衡,在持续督导能力上欠缺,难以跟上企业发展的需求。
“就拿分层制度来说,这非常考验持续督导券商的综合能力。在与其他挂牌企业同等条件下,如何能帮助服务的挂牌企业登上创新层,这不仅需要券商给出合理的财务建议,也要求它们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拟定并购战略、提供融资建议等。”一家新三板鲁企的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坦言,从这一层面而言,相关企业选择更换督导券商,还是有着现实考量的。
想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财经36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