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释义及简要分析:资产端大致分为三大类:发放贷款、证券投资和同业资产。证券投资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类投资,同业资产包括存放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存放同业)、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重点科目还包括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负债端同样大致对应三大类:吸收存款、同业负债和应付债券。同业负债包括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卖出回购)。重点科目还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等。
2013和2017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动对比:2013年同业链条扩张主要体现在资产端的买入返售项下,以兴业银行为首的股份行尤其激进,当时城商行、农商行的业务扩展激进程度还远远不及股份行。127号文之后买入返售占比开始下降,同业资产占比也迅速萎缩。应收款项类投资承接了一部分非标投资份额。
2014年至2016年下半年,在牛市环境下,以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为主的同业链条开始扩张。同业链条得以存续的前提是利差持续存在,并且在宽松环境下可以通过债券加杠杆方式实现委外收益。本轮扩张的主角和先头兵是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从负债端来看,应付债券项目占比和增速伴随着同业存单发展迅速扩张;从资产端来看,股份行、城商行的证券投资项占总资产比重不断上升,证券投资项下主要关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类投资。
近期商业银行监管政策旨在同业收缩与去杠杆,银监会近期出台8大文件涉及业务各方面,清查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
去杠杆带来银行缩表:大行影响小,中小行影响大,债市配置资金不受影响,交易资金减少。按照监管要求,若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范围内监管,考核是否超过1/3指标,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截至2017年3月,包括浦发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厦门农商行和浙商银行在内的几家股份行和城商、农商行超过0.34。从结构来看,农商行和股份行的指标数值明显超过五大行;从趋势看,除了厦门农商行、杭州银行等超标较多的银行,部分银行(同业负债+同业存单)/总负债的占比从2016年底至2017年3月已经出现了下行。
从负债结构来看,中小银行主动负债发行同业存单主要依靠大银行购买,大银行的资金则来自央行OMO、MLF等投放的基础货币。在加杠杆的过程中,资金链条可以理解为从大行到中小行到非银机构再购买债券和非标。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对中小银行来说,由于负债端同业存单发行受到限制,资产端的委外投资也受到影响,真实的缩表可能发生在中小银行,小银行收缩的程度更加剧烈。对大银行来说,同业存单配置需求减弱腾挪出更多债券配置空间,而大银行的风险偏好普遍更低,对于利率债和中高等级信用债构成利好。
对应到债券收益率,我们认为监管风暴使得收益率已经超调,未来将逐步回归基本面,行至2017年年中,我们对债券市场的观点转向积极:在经过三个季度的债市下跌之后,目前的债券市场已经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我们可能正站在新一轮债市牛市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