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发表“关于完善香港上市机制的一些思考”一文,再度引起了业内对香港创新板市场的讨论。规划中的香港创新板剑指“创新驱动的新经济企业”,与“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新三板有较大重叠,而且在投资者门槛和转板制度上更具灵活性。香港的创新板会对新三板市场造成冲击吗?专家、投资人和一线企业会如何看待创新板的机会和挑战呢?
专家:新三板制度建设要有紧迫感
面对香港创新板在制度设计上的创新,民生金融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新三板制度建设要有危机感、紧迫感。“新三板需要加紧推进相关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在交易所定位、再分层、竞价交易、投资者门槛等方面出台有力的政策,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市场机制。监管层应重新审视资本市场的交易基础设施,塑造多个交易所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让良性竞争成为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垄断、改善资本市场运转机制的重要途径。”
力鼎资本高级合伙人、首席执行官高凤勇表示,港股已经有成型的机构投资者群体,同时新设的创新板主板可以向散户开放,可以顺畅地转板,这可能对制度演进缓慢的新三板市场形成冲击。“对普通中小企业来讲,境外上市的成本确实较高,但是香港创新板如果建设成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交易和融资上更多的收益。”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认为,现在还不好评判香港创新板对新三板的影响多大。不过,新三板自身有些功能未完全发挥,包括定价功能、大规模融资功能、股东财富增值功能等。
管清友表示,从企业和投资人的角度看,还是要全面慎重地考虑赴港上市的综合成本问题。首先,内地投资者对内地企业具备信息优势,对于它们的创业模式有着更好的理解,获取公司信息的途径更便捷;其次,赴港上市资金成本可能相对较高,香港创新板的相关成本有降低的可能,但预计仍将高于内地资本市场,特别是新三板;再次,如果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后想回归内地资本市场,需要付出拆除VIE结构的成本,且时间相对漫长;最后,中小企业如果利用宽松的条件扎堆上市香港创新板,也需做好准备接受市场交易能否活跃、能否长期健康发展的风险。
企业:暂时不会考虑创新板
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多家三板公司表示,因为融资需求已经满足,或已经定下IPO目标等原因,目前不会考虑转战创新板。
九立股份董秘廖军告诉记者,由于已经制定了A股IPO计划,不会考虑香港市场。廖军表示,挂牌新三板的好处是成为公众公司,而且有券商、会计师等中介机构背书,树立了规范、可信的形象,与银行和其他机构谈融资和合作容易很多。
一家新三板医药企业董秘告诉记者,公司不会考虑去香港创新板,因为公司的融资需求在新三板已经得到满足,现在公司主要任务是为新产品打开销路。
一家PE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公司投资的是尚未实现盈利的互联网企业,有可能会选择尝试香港创新板。“目前新三板的挂牌门槛其实也在提高,同时交易和估值方面也没什么优势。就港交所释放的信息来看,搞活创新板的诚意还是非常大的。我们认为,没有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在香港创新板上市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