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刘平安指出,中小型企业融资需求强劲,市场发展速度太快,所以会伴随着制度供给跟不上和市场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但任何市场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分析认为,新三板未来制度安排或这要围绕五大层次展开。
其一,创新证券发行制度。在市场再分层的基础上,实行完全市场化的证券发行制度。
其二,调整市场准入制度,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调整企业挂牌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进入新三板;调整投资人适当性管理制度,平衡市场供需结构;调整交易所市场主办券商的特许经营制度,向交易所市场以外开放,重新发放主办券商牌照。
其三,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包括推出大宗交易制度;完善做市商交易制度,尽快让非券商成为做市商;在市场分层基础上,推出竞价交易制度等繁密干。
其四,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包括推出市场化、常态化的退市制度;择时推出“转板”制度;以市场分层为切入点,为差异化制度管理提供基础性制度安排等方面。
五是强化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包括加大违规主体的法律责任;及时推出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在新三板试行集体诉讼制度等方面。
刘平安是在9月3日出席中国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做出上述分析的。同日发布的《中国新三板创新与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认为,中国新三板市场的制度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其中股转系统成立之前是新三板的试点阶段,此阶段属于非市场化的制度安排;2012年9月成立股转系统到2016年6月实施市场分层管理制度之前,此阶段是市场化制度框架的初步形成阶段;以2016年6月实施市场分层管理制度为标志,新三板进入市场化制度的完善阶段。因此,制度供给也相应地由第二阶段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转到第三阶段的“差异化制度”安排,新三板的发展战略也应该由第二阶段的“规模速度型”进入到第三阶段的“质量效率型”,即以差异化制度安排为核心,提升市场质量,改善市场流动性,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刘平安认为,经历这三个阶段后,未来新三板将走向一个通向国际化、市场化的资本市场。在此期间,新三板市场也将实现从基础性制度向差异化制度安排的演变。
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张梅9月3日在论坛上表示,整体来看,新三板目前已经形成5方面的制度特色:独立市场清晰明确;市场化审查公开透明;投资者准入坚持高标准;市场服务差异化探索;市场监管严格自律。
而对于目前存在的新三板市场股票交易不活跃等方面的问题,刘平安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现在新三板市场与五年设立之初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我们在制度设计、新三板企业的服务上没有及时跟上。“面对香港‘创业板’有可能后来居上等新问题,新三板需要避免跌进‘塔西佗陷阱’。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信市场、制度、创新的力量和政府的能力。”(原标题:刘平安:新三板未来制度安排有望围绕五层次展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