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孙远之)我离开学校的那件事情已经非常久远了,在此简单描述一下。
上个世纪末,我小学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最终以470分左右的总分进入了上海市松江二中。松江二中应该是全国最美的市重点高中,《乘风破浪》里本煜拎包出狱,看见李荣浩开奔驰载着自己老婆扬长而去的那条林荫大道,就是在松江二中取的景。
结果一进了二中,我就变得有点中二。当年青春文学开始流行,我心想要和那些少年作家们一决高下,几乎整整一个学期都在写《三重门》,荒废了听课。学期末我自以为天资聪颖,临时抱佛脚也没问题,不想高中的佛脚比较粗,抱不动,很多学科没有及格,不幸留级。
留级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我从全村人的骄傲一下子变成了村渣。很多同学不能理解,但这绝对很羞耻的好吗,你能想象一觉醒来,你女朋友从你的同学变成了你的学姐的那种感受吗?
第二年读高一,我觉得学校的教育不是很适合我,希望在家自学外加海阔天空闯荡一番。松江二中宽厚包容,给我办了一年的休学,告诉我如果在外面混得不好,还可以再回来。所以我至今依然很惦念我的母校。
事实上我也不能再回头了。你能想象一觉醒来,你的同学已经在上大一,而你还是高一的那种感受吗?
离开学校后,各种压力和议论自然很多,我也一度迷茫。那可是上个世纪的事,移动还不能给联通发短信呢,退学这种事情当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度有人说这是“读书无用论”“白卷英雄”回魂,我当然也觉得很委屈:谁说读书无用了,我在学校外面学到的东西不比在学校里的少呢,我庆幸退学,是因为我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啊。
这种警惕“读书无用论”的焦虑虽是误解,其实不无道理,“文革”带来的知识层断裂对民族之伤害有目共睹,但这明显是跑题了,当时真正的焦点在于“应试教育”和“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教育和学习这两件事本身没什么可讨论的,强大的民族,教育一定强,优秀的人必然爱学习,这是定论。但一刀切的应试教育与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长之间如何调和,才是问题本身。
事情过去了将近二十年,我去过了不少地方,也经历过很多事情,可以简单谈谈自己对于现在中国教育的看法。 现行的教育制度包括高考制度,肯定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也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没有一个制度是可以照顾到所有人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有着基本的公平。不谈每个省或者不同民族的录取分数问题,好的大学基本上是对所有家庭敞开的。应试教育有很多不足之处,更不应被歌颂,因材施教的时代也迟早会到来,但应试教育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定会存在的。 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美国、英国的教育体系,而应该庆幸在中国。我们国家各种阶层壁垒还没有完全清晰,只要你够努力,还是有很大概率去冲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我们会看到很多灰心自嘲的段子,大意就是“只要你够努力,你就会发现……还是那么挫”之类的,这些你真心当段子笑一笑就可以了,可别真的觉得努力读书努力工作无用,还是去打王者荣耀吧。 在中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进好的大学,学更多本事,最终改变生活、改变家族命运的可能性,一定比在发达国家要大得多。无论你出身什么家庭,你的父母从事什么工作,你只要努力读书,最终成为科学家、院士、教授、公司高层、成功商人、政府高官、优秀艺术家等等等等,都是有着不小概率的。 在社会阶层已经非常分明的发达国家,跨越阶层要困难很多。社会新闻里粗鄙丑陋的富二代不是这个社会的全部,别一天到晚嘲笑富二代是土鳖了。 和十几年前不同,我现在所接触到的富二代已经越来越强了,普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经济条件更优越的家庭难道不会这么想吗?他们从小双语三语上课,上更好的学校请更好的私教。小孩子喜欢钢琴,就有演奏家级钢琴老师每天带着他一个人;喜欢画画,就请美院的高材生一对一教画画,并时不时拜访一些大家。家庭传授给他更好的眼界和素养,这些人能力也强,心态也好,根本不是纨绔子弟画风。你一问他们的父母,大多也不是权贵出身,都是白手起家富一代,就是一定的教育和个人努力,加上机遇,改变了他们父母的命运。 更可怕的是,这些优秀的二代,他们的后代会更有资源,你孩子的追赶会更难。 通过教育可以大概率改变命运和阶层,这个窗口期的时间不会很长,可能也就几代人。在这两三代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维系最大化的效率与公平。几代人后,社会的阶级基本固化,只要没有剧烈动荡,改变命运就会变得更难了。你要突破自己的出身就要付出远远比现在大得多的努力与运气。 而且最终你会发现,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人家也很努力,人家起跑的时候就有涡轮增压,你一直在自然吸气。这就是可怕之处:大家一样的智商,一样地努力,但人家有着更好的资源,你凭什么超过人家?所以,趁现在,大家都还自然吸气,别人至多有些山寨改装,你赶紧多吸几口,让自己排量大一些吧。 那么,关于退学不退学,扯回来就很简单了。 你如果从事文科与艺术,觉得学校束缚了你的发展,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你可以选择离开学校,前提是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并承受代价。成功的例子也不会多。伟大的羽翼必然追求自由之光辉,但因为受不了管束而退学,那纯粹是懒惰。 如果你真要走上自我学习之路,我个人不建议在大学前离开学校。时代不一样了,在我退学的上古时代,吃鸡就是去肯德基吃原味鸡,吃瓜就是路边买个瓜吃,所谓玩手机就是掏出你的诺基亚,把屏幕从绿色的变成橘色的,周围人都惊呼牛×。 比如我,退学后,一周就要去好几次陕西南路地铁站的季风书园买书,回来看书看电影写东西远行采风,“采风”这两字听着土得掉渣,但基本娱乐生活就是这样的。如果我在今天退学,八成也是要荒废在打游戏和玩手机上。 如果你是其他学科或者其他兴趣,那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更好的大学。中国的教育质量不是最顶级,但整体不算差,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缺失不光是因为教育的问题。 我看到过一组中国学生和欧洲学生的对比,在想象力环节其实大家都没差别,想象力这玩意,不是说你不做作业不管教,它就能出来了,有翅膀的鸟都能飞,笼子是社会环境和生存压力,不是教育方式本身。 你若喜欢科学,那就应该在学校接受更高的教育。有些领域中国是不差的,无须妄自菲薄,有好的学校好的导师就可以。据说好几十年前,浙大物理系的学生写信给尼尔斯·玻尔,说想去欧洲留学,结果人家回信说你自己学校就有束星北和王淦昌,都是世界顶级,你来干吗……至于那些国外领先的领域,那就去国外学,正视差距,也无须觉得China必须NO.1。 所以,以后有陌生朋友再见到我,就别说自己也是学我退学的来套近乎了,我不会感到两颗心因此而贴近一点。我和李想,见面从来只聊汽车工业,聊互联网或者其他,从来没聊过咱俩都没上过大学这件事。这事不值得聊。 这就好比哪天你崩了自己一枪,上天遇见梵高海明威,说哎哟,我学您的,我们都一样。两位大师肯定会告诉你,我们不一样,不一样,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学人长处难,学人不如意处却简单。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 第一,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学习读书的确未必在学校,但学校和高考,是最基本公平和最有效率的,你要是普通家庭,更应该感谢与遵循。 第二,别以为读了几本书,有了点知识,有了个文凭就了不起了,这只是开始,是人生的标配。每当你觉得骄傲自满时,就去帮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辅导一下作业吧,你会宁愿复读十年的。
想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财经36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