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三板 融资 / 创业 / 动态 / 观点 > 严监管下的银行理财业务将走向何方?

严监管下的银行理财业务将走向何方?

2017-06-02 15:34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期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增长放缓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央行层面的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理财业务规模扩张的约束。从机构监管和行为监管角度全方位监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将为银行资管参与大资管竞争夯实制度基础。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出现了多种风险管理工具,资金端和资产端的新气象都为银行理财业务整装再出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回归理财业务“代客理财”本源的大前提下,银行理财业务从“规模为王”的时代正步入“百花齐放”和“客户为王”的时代。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6)》,权威披露去年银行理财业务规模、结构等各方面翔实的数据,展示了这个规模约30万亿元市场的全景图,也揭示了未来的趋势。此次央行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银监会从机构监管和行为监管角度全方位监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将为银行资管参与大资管竞争夯实制度基础。未来,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投资领域创新、销售和服务模式创新将层出不穷,银行理财业务大有可为。

  以余额计,今年一季度银行理财总规模几乎没有增长。实际上,银行理财总体规模告别高速增长的迹象去年四季度就已比较明显了。理财步入低增长区间,是因为监管和银行经营思路变了。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6年)》,2016年10月、11月和12月的月度环比增长分别为0.8%、0.8%和-0.2%。2016年全年规模新增5.55万亿元,低于2015年的8.48万亿元。根据银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银行业金融机构4月末理财产品余额为30万亿元。虽然仅比2016年年末增长0.95亿元,但拉长视角来看,近五年银行理财可谓超高速增长。从2013年末首次突破10万亿到2016年4月末突破30万亿,年均增速达40%以上,银行理财在整个资管行业中实现了“高基数、高增长”。对从业人士而言,对理财业务从超高速增长回归到常态化增长早有预期,对回归“资管本源”的大讨论从2014年理财业务十周年的时候就已开始了。

  近期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增长放缓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央行层面的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理财业务规模扩张的约束。自去年四季度传出央行拟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的消息后,商业银行普遍在全行层面推行对理财业务的统筹规划,理财业务整体扩张规模有所放缓。2016年末理财余额同期增长了5.55万亿,其中同业理财贡献2.99万亿,占比为54%,成为2016年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6)》的定义,银行同业类产品是指专门面向银行同业发行的、由其他银行表内资金购买的理财产品。一些商业银行确实存在对其表内资金投资金融产品、参与资本市场的正常需求,然而在2016年下半年同业理财的爆发式增长中,存在一些套利行为、嵌套行为、杠杆行为。在监管的引导下,商业银行普遍在资管业务层面多措并举“回归资管本源”,实施了自查存量、控制增量等各项措施,在此过程中理财规模增速明显放缓。另外,各家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思路也出现了分化。市场占比较高的大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在谋求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不再推崇“规模至上”的业务模式,而是主动回归资管本源、培育优质客户、开展产品创新,包括大力推动净值型产品转型和私人银行产品的研发等,显然,这均需要一段时间方能见成效。

  2016年,同业理财是银行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推力,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些新变化,包括银行业理财产品的收益。2016年,银行兑付给同业的总收益额由2015年的758亿元大增至2016年的1659亿元,增幅近120%。而兑付给一般个人客户的总收益额同比下降2.4%。

  在比较个人理财产品和同业理财产品兑付收益时,不仅要考虑兑付的绝对金额,还要考虑兑付的相对比例。在收益的绝对金额方面,2016年,一般个人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4,582.7亿元,占整个市场兑付客户收益的46.89%;银行同业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1,658.9亿元,占比为16.97%。在考虑到相对收益时,我们简单使用2016年底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作为收益率的分母:截至2016年底,一般个人类产品存续余额为13.46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46.33%,较年初下降3.2个百分点;银行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为5.99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20.61%,较年初上升7.84个百分点。综合来看,个人理财产品的兑付收益占比为46.89%,但规模占比为46.33%;同业理财产品的兑付收益占比为16.97%,但规模占比20.61%;两者的兑付与收益较为平衡。相关统计证明,在忽略了产品风险、产品底层资产等个性化要素的情况下,现有主要四类理财产品的兑付与收益都相对较平衡。

  简而言之,银行同业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的大幅提升更多反映了同业理财产品的规模扩张,而非个人理财产品和同业理财产品的分化。

  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利用银行理财业务规避监管的行为将被抑制。央行年初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在短期抑制了表外理财业务的规模扩张趋势。今年以来银监会对各类套利行为的严监管,也促使银行重新审视和定位理财业务。从短期来看,“规模扩张”式的发展思路面临重大挑战,现实在逼迫银行在重视资管能力提升、底层资产的穿透化管理、运作模式的透明化管理上下大工夫。

  考虑到理财业务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未来理财业务在监管的导向下有望进一步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2016年底,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的规模为19.65万亿元,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三分之二以上,较年初增加了3.77万亿元,增幅为23.75%。未来,在底层资产穿透的前提下,以是否支持实体经济为准绳,理财业务仍将继续在正确的轨道上有序发展。

  作为居民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要手段,理财既符合大多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又是居民参与资本市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因而,在回归理财业务“代客理财”本源的大前提下,银行理财业务从“规模为王”的时代正步入“百花齐放”和“客户为王”的时代。尤其今年以来,私人银行客户需求旺盛,对资产多样性、资产配置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出现了多种风险管理工具、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也持续推进,资金端和资产端的新气象都为银行理财业务整装再出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