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时间内,两次融资近60亿元,还是在当前新三板定增持续遇冷的背景下实现的,这显然并不容易。但皖江金租却是“底气十足”。而这份“底气”背后则是其“富爸爸”海航集团的“保驾护航”。
其实,包括皖江金租在内,海航集团这艘资本航母通过新三板市场,已合计融资了近150亿元,计划中还未完成的达70亿元。除此之外,海航还在新三板“培养”了不少优质企业,例如联讯证券、海航冷链等。
毋庸置疑,海航系(海航集团参控股的企业)也逐渐成为了当前新三板最大的资本系。
那么这个在资产市场四处“攻城略地”的海航集团,到底有何能耐成为融资霸主?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将来探一探海航的资本“运作术”。
一、 大规模攻城略地:四大产业布局
1、从1000万到1万亿的总资产飞跃
从“连一个飞机翅膀都买不起”的1,000万元起家,海航集团成为如今收入破6,000亿元、总资产逾10,000亿元的产融帝国,而其创造这样的商业奇迹却仅用了20多年时间。
2015年、2016年,海航集团连续两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之列。2016年7月,海航集团以营收295.6亿美元位列第353位,排名较上年上升111名。
截至2016年12月,海航集团拥有飞机逾1250架,旗下航空运输企业开通国内外航线近1,200条,通航城市270余个,年旅客运输量逾9,200万人次。
市值方面,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4日,海航系已经涉足10家A股上市公司、3家港股上市公司和1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上市公司合计市值达2,464.97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合计市值达262.21亿元(含定增估值),海航系总市值已超2,700亿元。
2、上下游布局四大产业,新三板地位凸显
海航集团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其产业扩张的战略。海航集团主要围绕原主业航空旅游,上下游延伸投资地产、商业、物流等领域,同时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涉足金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海航集团全资和控股子公司达到454家。
根据官网资料显示,海航集团的战略方向主体为四大产业:海航旅业、海航科技物流、海航资本、海航实业。
值得注意的是,海航系A股、港股上市企业多数分布在实业和旅业两大重资产板块;而在海航科技物流和资本等偏向于轻资产的板块,则多数为新三板企业。
作为低估值高成长企业的最优融资选择地之一,新三板在海航集团的战略布局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二、 新三板的融资巨额:三年融资219亿元
2013年底,新三板扩容,海航集团敏锐地嗅到机会,将手伸向了新三板。
1、专注科技物流与金融
截至2017年7月4日,海航系已在新三板多领域控参股18家挂牌企业,其中14家企业已实现挂牌,5家入选创新层,可以称得上是新三板上最大的资本系之一。
相对于在A股的重资产布局,海航集团在新三板的战略布局偏向于科技、物流和资本金融方向,其中优秀的企业如联讯证券、皖江金租等,并不输于A股上市公司。
2、近220亿元融资在路上
在新三板的资本市场中,海航也毫不手软。截至2017年7月4日,海航系内10家企业,合计已实施16次定增,已完成融资金额达149.86亿元,此外,仍在计划中但未完成的融资金额达70亿元,若达成,总融资将达219.86亿元。
其中,皖江金租于今年5月22日公布的40亿元定增预案,成为了2017年以来第一大融资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7家海航系挂牌企业已实施募资高达93.33亿元,平均每家募资13.33亿元;而同期整体新三板2,660家挂牌企业共计募资资金为1477.91亿元,平均每家仅募资5,556.05万元。
如此强大的融资能力,海航可谓新三板当之无愧的融资巨鳄。
3、二级市场也放光彩
在二级交易市场上,海航系新三板企业同样表现突出。
在5只今年进行过交易的海航系新三板股票中,联讯证券和海航冷链可谓是市场上响当当的热门股,数次登上周成交额榜单。
其中,联讯证券以总成交额21.65亿元,高居今年以来所有新三板股票成交额榜第二位,仅次于东海证券。海航冷链则以3.49亿元的成交额排在第46位。
三、 超强融资手法:“产业+资本”运作术
海航系企业的“出色”与其高超的融资手法和一系列的资本运作紧密相扣,也与海航系体内的资源整合及资产证券化息息相关。
于此,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通过A股海航集团的融资手法和收购战略,来为您解析海航的“手段”。
1、 “自己人”买“自己人”——资产证券化带来增值效应
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仔细梳理了海航系数个重组案例,发现均与海航系内的资产整合和证券化密切相关。
以供销大集(原“西安民生”)的重组案为例,自上市以来,西安民生合计发行定增共计293.1亿元用来收购海航集团参控股的自有资产,而西安民生的总资产也从2014年的74.66亿元增至2016年的452.00亿元,两年总资产翻6倍。同时,其市值也从2014年底的28.11亿元涨至如今的389.31亿元,增逾13倍。
总结来看,在资产收购的过程中,海航系企业通常将旗下资产注入控股上市公司,取得大量现金/股份的同时,也打开了控股公司的市值空间。
此外,在收购同时,海航系企业往往还会通过定增、质押等再融资的方式募集大量资金。
2、“自己人”带“自己人”——海航系内企业互相认购定增
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过去三年,海航集团参控股后,海航系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定增,合计募集了1,025.54亿元的巨额资金,并计划募集资金超过28亿元,同时还有两个定增方案募集资金金额尚未披露。
在海航历年的定增过程中,定增股份由海航系上市公司互相认购、互相担保的手法并不少见。例如在渤海金控160亿元的定增中,公司大股东海航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出资80亿元认购了50%的定增股份。
这种“自己人”带“自己人”的认购,使航海系企业即可以保持控股地位,又能够增强外部股东信心,带动认购。
质押方面,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除海航控股外,海航系其它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几乎全部处于质押状态,从券商和信托公司处大量融资。
整体来看,可以说海航系把“产业+资本”结合的各种方法用到了极致。
四、“产业+资本”模式复制,新三板企业“风生水起”
让我们回到新三板。与A股不同,企业挂牌新三板的门槛相对较低;而海航正结合了新三板的这一点,利用充裕的资本让旗下挂牌企业从“丑小鸭”蜕变成“天鹅”,用企业亮眼的业绩打开二级市场的市值空间。海航集团用一系列资本运作充分地证实了能够“化腐朽”的资本力量。
下面新三板研究中心将重点分析数家海航系新三板企业的资本运作,以供投资者参考。
1、联讯证券(830899.OC)——融资37.91亿元,从“丑小鸭”蜕变
联讯证券是海航系在新三板布下的第一子,并于2014年8月份完成挂牌。就在其挂牌后的四个月内,联讯证券先后公布了两笔定额方案,实施完成后共募资37.91亿元,两笔融资促进了联讯证券的发展,资本的力量迅速让联讯证券从 “无名之辈”变成了中游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37.91亿元的融资额正相当于联讯证券挂牌前净资产6.27亿元的6倍,对于券商股来说,这可谓是很强的资本运作能力。这也得益于海航集团在背后的“保驾”,联讯证券两次融资均有海航系企业参与。
2、 海航冷链(831900.OC)——亏损仍融资近70倍,布局上下游“起死回生”
海航冷链于2015年1月挂牌新三板,并于同年的5月完成一笔17亿元融资。而挂牌前的海航冷链还在持续亏损(扣非后净利),净资产仅2,454.55万元,这笔17亿元的定增额相当于挂牌前海航冷链净资产的70倍。
这17亿元的融资额中,原股东海航物流和张彤就出资了7亿元。资本充裕后,海航冷链开展了大量的上下游布局,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逐渐改善,公司年度营收从2014年的1.25亿元增至2016年的14.06亿元,两年增逾11倍;扣非后净利也扭亏转盈。
3、 资本模式不断复制,“产业+资本”仍在进行中
巨额融资迅速美化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用充裕的资本也能让企业“起死回生”。海航集团从此尝到了甜头,便在新三板不断复制这一模式,易建科技、新生飞翔、首航直升、皖江金租等也先后发布融资方案,各个“棋子”也十分争气,均表现出亮眼的业绩。
整体来看,海航这种“产业+资本”的手法,使其资产的增值效应格外显著,尤其是在新三板。同时,这也进一步扩大了海航系的总资产体量,使其有了更多扩张及融资的空间,形成一圈良性循环。
对此,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毫不讳言。该人士曾言:“我们是充分运用了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每次机会,来支持我们实业的发展。同时用实业的发展,提升我们资本市场的价值。”
五、 总结:海航系潜质新三板企业待关注
在海航系内大资源的带动下,海航系个企“出发”的起点就比其它企业高出不少,再加上海航系强大的融资能力,造就了海航如今的霸主地位。
在海航的产业布局中,新三板的地位更是不可忽视。除了让“不易”上市的轻资产企业能够“发挥作用”,配合新三板的特点,海航更是展示出了让企业“起死回生”的能力。
海航系潜质新三板企业待投资者们关注,而那些海航系旗下尚未实施过定增的潜质挂牌企业最新动态也需跟踪。由此,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总结了海航系个股成长性、盈利性、估值、融资等多方面能力,以供投资者参考。
(原标题:新三板资本系研究之一:海航系攻城略地的高超资本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