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挂牌红火的中国新三板市场并未摆脱融资难困扰。3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信用将成为新三板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的关键因素。
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继上交所、深交所后,中国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主要为扶持科技含量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股份制企业而设立。2016年,新三板挂牌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74万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160.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1%和7.33%。
由竞争力智库联合中评信用管理公司和华科金控有限公司发布的《2016-2017中国新三板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新三板上市公司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其普遍存在经营年限短、规模小、流动资金匮乏、经营管理规范性欠缺等问题,从而造成企业潜在风险突出。
具体而言,信用违规现象日益频繁。据报告统计,自上市首日至今,1057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共有223家企业发生过违规行为,其类型主要有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未按时披露定期报告、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件等。且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数目呈爆发式增长,违规公司比例也逐渐上升。
流动性则是另一大难题。尤其在经历前两年新三板高速扩容期后,庞大的企业数量增加了投资人的筛选成本,致使流动性分化日趋严重,市场融资功能弱化。
对此报告认为,新三板企业可通过开展多渠道债权融资解资金之渴,各方则应鼓励相关企业参与信用评级。一方面,信用评级标准由相关部门制定、监管,标准清晰,业务规范,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该举措有助于引导企业讲信用,并在全社会起到示范作用。
目前,中国正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报告建议,官方应倡导中小微企业通过信用评级获得融资机会,并推动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标准,从而令其规范、健康发展。
(原标题:报告称信用成中国新三板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关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