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三板 融资 / 创业 / 动态 / 观点 > 再融资市场遭遇监管趋严后 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再融资市场遭遇监管趋严后 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2017-07-07 17:29  来源:东方财富网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东方财富网

  “整个定增市场的供需结构会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折价率比之前有明显的提升,定增新规出台后的这一段时间是相对较好的一个时期。”

  “近几个月,A股有很多定增项目折价率很高,尽管市场低迷,但还是有一些机会的。”7月5日,一位中融信托的人士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再融资市场在遭遇监管趋严后,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但情绪难免低迷,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折价率的优质项目吸引了部分市场机构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机会或仅存于再融资新规的新老划断时期,很难形成扭转定增市场低迷的力量。从更长远来看,在监管新规的影响下,定增市场发生了深远的变化,未来很难重现此前的光景。

  低迷中的机会

  对于A股再融资而言,在2017年上半年遭遇了两度可能改变市场格局的监管新政。

  首先,证监会在2月17日发布的再融资新政,这一政策剑指上市公司过度融资、定价机制畸形,对原有的再融资市场规则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和修改。

  随后,在5月底,证监会发布了减持新规,通过定增这一方式进入的投资者受到了更为细致的限定。

  7月4日,一位沪上某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简单来讲,锁定期满后的12个月内只能减持50%,同时还要受90日内(集中竞价)减持不得超过总股本1%的限制,这无疑将大大延长定增项目的持股时间。”

  两项新政双管齐下对再融资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A股再融资规模为3885亿,完成发行次数为257次,相比去年同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降。

  2016年期间,历史顶峰的融资规模也将市场的气氛推向近乎癫狂,无数资金涌入后,投资者却越来越难从再融资市场中获利。

  “太多的资金涌入后,项目折价率一再降低,很多机构都在赔本赚吆喝。”前述中融信托人士讲到。

  而申万宏源分析师林瑾也指出,2016年前三季度竞价发行项目浮动收益率明显呈快速下滑之势,6-9月已降至平均12.97%。根据林瑾整理的数据显示,在此之前2016年2月、3月定增浮动收益率可高达50%左右。

  步入2017年,一方面是市场的低迷,一方面遭遇监管新规,这种背景下,投资者纷纷远离定增投资,定增市场也逐渐从2016年的浮躁回归至理性。

  就在市场找回理性的过程中,部分市场机构开始发现新的机会。

  记者了解到,在监管新形势下,企业定增发行面临一定困难,尤其是一些基本面不好的企业,同时参与定增认购的资金规模也下降较为明显。

  在这样的情况下,2017年再融资市场上市公司定增项目折价率显著提高,根据记者了解,从2017年开始,定增发行折价率一度接近20%,相比2016年显著提高。

  九泰基金定增投资中心总经理刘开运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分析指出:“整个定增市场的供需结构会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折价率比之前有明显的提升,定增新规出台后的这一段时间是相对较好的一个时期。”

  但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机会并非长存,或许仅存新规过渡的这一周期中。在此之前,证监会曾表示,再融资新规执行采取新老划断,已经受理的再融资申请不受影响,给市场预留一定时间消化吸收。

  而能够拿到较低折扣空间的实际上就属于这一过渡阶段的定增项目。

  天弘基金定增投资部总经理李蕴炜便指出:“近期一些项目的折价率确实高了,但这一现象不可持续,新老划断后的新项目均要面临发行期首日定价 90%折价的问题,也就是说再好的项目折价也是存在上限,折价空间十分有限。”

  刘开运也指出,现在是一个过渡期,现在发行的项目均是再融资新规出台之前的项目,过了这段时间之后,整个定增市场折价率的空间将会被锁死。

  综上所述,定增市场短暂的机会并不能彻底扭转目前再融资市场的颓势。

  盛况不再

  过渡期后,定增折价率空间被锁死正是监管趋严的重点。

  “此前的定价机制中投资者往往偏重发行价格相比市价的折扣,忽略公司的成长性和内在投资价值。过分关注价差会造成资金流向以短期逐利为目标,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长期资本的形成。”此前,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

  也就是说,监管层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定增折价率等短期因素的边际效用降低,参与定增项目投资者的收益将更多依靠公司的内生发展。

  刘开运表示:“未来主要考验公司的内增生的能力,而不是完全靠并购重组概念或者赚取折价率,本质上还是要回归到价值投资。”

  在这种背景下,定增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投资人的类型。

  李蕴炜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指出:“定增投资机会一直存在,但能抓住投资机会的人变了,我觉得这种机会是属于产业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的,财务投资者接受不了较长的限售期。”

  建立在上述种种因素的基础上,记者在同多家此前参与定增市场的机构交流后发现,大家普遍对再融资市场重返昔日有些疯狂的盛景持悲观态度。李蕴炜更是直接指出,定增市场肯定会萎缩。

  而此前参与定增市场的资金也开始寻找其他出口,其中一项便是监管层今年以来持续鼓励和支持的可转债。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可转债的市场规模在2017年开始出现迅猛的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共有34家上市公司董事会发布可转债预案,合计发行规模达到1254.2亿元;另有48家预案已经通过股东大会,合计发行1086.79亿元。

  “我们预估可转债全年预案规模可能要达到6000亿,这恰好可能是定增市场萎缩的规模。”前述沪上机构人士指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